灼灼閩粵花·南寧之旅·賓山·賓山話賓
靖西縣城東1公里的龍潭河畔,有一座孤峰,挺然獨秀。山腳有潭水縈繞,山上有巖洞貫通。此山因為濱臨水邊,原名“濱山”。清代康熙年間,蜀僧西來意來這里修煉,在山上前后相通的巖洞里建普壽寺供釋迦佛祖。因為蜀僧來此為“賓”,此山也改名“賓山”。
西來意相傳原為某縣知縣。他為官清廉,自己親自在縣衙種菜養雞,母雞生的蛋親手撿放臥室。一天,他發現少了幾個雞蛋。起初他并不在意,以后每天都少一兩個,便開始懷疑起來。他想身邊只有一個隨身服待的小婢,就問是不是她拿了。小婢一口否認,說自己連動也沒動。縣官一再申明:“幾個雞蛋不算什么,只要你講清楚就行了。”小婢還是力辨自己清白。縣官怒道:“縣衙禁地,臥室深重,出入只你一人,除你還有誰?”喝令衙役用刑。當晚,小婢投環自盡。然而,小婢死后,雞蛋仍然每天短缺,縣官百思不得其解。一夜,他白天審案未果,晚上苦思難眠。忽然,聽見臥室里有“吱吱”的老鼠叫聲,他順著聲音看去,只見兩鼠用前足把放在筐里的雞蛋抬到地下,接著向前推滾,竟把雞蛋推入墻洞。他這才恍然大悟,不禁羞愧難當,自思這個縣官若再當下去,還不知要冤枉多少無辜。于是長嘆一聲,掛印出走,拜佛參禪,以贖前孽去了。他來到賓山,潛心佛事,“終日兀坐面壁”,修身養性。且救世濟貧,廣施恩德。圓寂后,葬于山下。
上一篇:煌煌荊楚吟·長沙之旅·熊湘閣·宋末悲歌
下一篇:浩浩燕趙歌·秦皇島之旅·懸陽洞·小和尚面壁思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