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眷中州情·豫西南之旅·風穴山·北魏古剎風穴寺
少室山向南延伸百里左右形成河南省汝州市的風穴山。此地群山環抱,清泉淙淙,松柏蒼翠,別有洞天。北魏時創建香積寺于此,隋代改稱千峰寺,唐代擴建后又改名白云寺,俗稱風穴寺。后代屢有修葺。民間傳說創建風穴寺時,寺址原在距今址3里的白馬石溝,一夜狂風,將所有材料都吹到今址。領工發現此地群山起伏,仿佛蓮花,而材料正處于蓮心位置;又有清泉在蓮心旁形成桃形小湖,一條山路由山口直通蓮心。領工猛然醒悟:定是佛祖顯靈,以風點穴,讓更改寺址。稟報獲準,改址于此,并定名“風穴寺”。據說建寺時值盛夏,酷熱難當,忽有白云一朵,代為遮陽,直到完工后,白云才漸漸消退。自此以后,每到夏天,上空即有白云,后人因此又稱之為“白云禪寺”?,F存最早建筑為唐開元年間的七祖塔,九層密檐磚塔,高22米,據說是紀念古代本寺主持貞禪師所建。貞禪師講經曾馴服兩頭猛虎,重振了風穴寺。寺周圍有歷代和尚墓塔八十三座,可與少林寺塔林媲美。寺中金代建筑中佛殿、明代建筑毗盧殿與鐘樓均為珍貴古跡。鐘樓內懸大鐵鐘一口,為北宋宣和七年(1125)所鑄,傳說有九千九百九十九斤,但鐘聲只能傳到3里外的白馬石溝溝口。鐘剛鑄出時,敲之無聲。天上飄下白絹,上寫“鐘聲隨步聲,步聲引鐘聲。欲要鐘聲遠,方丈須遠行”。方丈立刻出門,并吩咐三日后再敲鐘。但小和尚好奇,方丈剛走,便敲了一下,鐘響了,而此時方丈剛好走到白馬石溝溝口。因此,鐘聲只能傳3里遠了。
上一篇:莽莽關外山·松花江之旅·松花湖·北國明珠
下一篇:眷眷中州情·鄭州之旅·鞏縣石窟寺·北魏藝術鬼斧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