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危受命,營建霸業基地》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孫權,字仲謀。長兄孫策平定了江南數郡,當時孫權十五歲,被任用為陽羨縣長。郡守評選他為孝廉,刺史推舉他為秀才,試用他為奉義校尉。
漢王朝認為孫策雖遠在江南,卻能遵行職貢的古禮,向朝廷進獻貢品,便派遣使臣劉琬頒發賜予孫策爵服等獎賞的命令。劉琬告訴人們說:“我看孫家幾兄弟,個個都很優秀,才能出眾,聰明、通達,但都享年不長。只有二弟孝廉,形體魁偉,相貌不凡,有大貴的儀表,年壽又最高。你們可以記住我說的這些話。”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孫權隨從孫策征討廬江太守劉勛。打敗了劉勛,又進軍沙羨討伐黃祖。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孫策死,將軍政重任交給了孫權,孫權的悲泣還未停止,孫策的長史張昭對孫權說:“孝廉,這難道是痛哭的時候嗎?古代周公制定禮儀,他的兒子伯禽卻不遵行,伯禽不是有意違背父親的教導,是當時(國家有大事)不能遵行嘛!更何況現在內外的壞人都在猖狂地活動,像豺狼那樣的壞人到處都是。在這種情況下,還要哀痛死去的兄長,事事奉行喪禮,這就好像大開家門歡迎壞人,這不能算是仁德。”于是要孫權脫下喪服、改穿官服,扶著要他上馬,讓他外出巡視軍隊。
當時,孫權只占有會稽、吳郡、丹楊、豫章、廬陵五郡,其中深山險要的地方還未完全順服,天下的英雄豪杰分布在各個州郡,賓客行旅暫時居住在這里的士人以安危、去留為他們考慮的主要問題,沒有作為君臣的固定關系。張昭、周瑜等人認為孫權可以同他們一道成就帝業,所以盡心輔佐他。曹操呈請朝廷授任孫權為討虜將軍,兼任會稽太守,駐守吳縣。孫權派遣輔佐官員到各郡擔任辦理文書的公務,以師禮對待張昭,任用周瑜、程普、呂范等人為將軍。招聘才能出眾、社會知名的人士,魯肅、諸葛瑾開始成為受尊敬的賓客。分派眾將,鎮守、安撫山越,對不服從命令的進行討伐。
建安七年 (公元202年),孫權的母親吳氏死。
建安八年(公元204年),孫權西征黃祖,打敗了他的水軍。但城堡沒有打破,后方的山寇又作亂。孫權撤軍返回經過豫章,派呂范平定鄱陽,程普攻討樂安,太史慈兼管海昏,韓當、周泰、呂蒙擔任軍政任務繁重的縣令、縣長。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孫權弟丹楊太守孫翊被隨從殺害,派堂兄孫瑜接替孫翊的職位。
建安十年(公元205年),孫權派賀齊攻打上饒,分上饒縣部分地區為建平縣。
上一篇:《兩手準備:文欽詐降誘吳》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下一篇:《王國相繼敗亡》三國謀略智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