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蟬,黃雀在后》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當初,司馬昭想派遣鐘會征伐蜀國。西曹屬邵悌求見司馬昭說:“現在派遣鐘會統帥十萬余大軍征伐蜀國,我的愚見認為鐘會獨自一人不要委以重任,不如派遣別人去。”司馬昭笑著說:“我難道又不懂得這個道理嗎?蜀給天下興起災難,使黎民不得安寧,我現在討伐它,勝利如在指掌之中,而眾人都說蜀不可以征伐。人心猶豫膽怯那么智慧和勇氣就會喪失干凈,智慧和勇氣都沒有了而勉強派他去,只會成為敵人的俘虜罷了。只有鐘會與我的主意相同,現在派鐘會去征伐蜀國,一定可以滅亡蜀國。滅蜀之后,即使如你擔心的那樣,應當如何才能辦理呢?凡敗軍之將不可以同他談論勇氣,亡國的大夫不可以與他謀劃保存國家,因為他們的心膽都已經嚇破了。倘若西蜀被攻破,殘留下來的人震懼恐怖,就不足以與他們圖謀起事了;中原的將士各自想著要回家鄉,就不肯與他同心了。倘若作亂,只會自取滅族之禍罷了。你不必憂慮這事;小心莫讓別人知道這些話。”
等到鐘會稟告鄧艾有反叛的跡象,司馬昭統兵將往西行,邵悌又說:“鐘會所統領的軍隊超過鄧艾五六倍,只要命令鐘會逮捕鄧艾就可以了,不值得您親自領兵去。”
司馬昭說:“你忘記了你前些時候說的話嗎?怎么又說可以不必我親自去呢?雖然如此,這些話也還是不可以公開。我自己應當以信義對待他人,只是他人也不應當辜負我,我怎么首先對人家產生疑心呢?近些日子中護軍賈充曾問我說:‘是否有些懷疑鐘會?’ 我回答說: ‘如今我派遣你去,難道又可以懷疑你嗎?’賈充也沒有什么話來改變我的話,我一到長安,事情就會自行了結了。”
司馬昭軍隊到長安時,鐘會果真已經死了,一切都如司馬昭預料的一樣。司馬昭利用鐘會的智謀勇力,一舉奪得蜀漢,但布防嚴密,使鐘會有所顧忌。螳螂捕蟬,后有黃雀,鐘會舉措不慎,終遭大難。
鐘會曾經論述《周易》“無互體”、“才性同異”。等到鐘會死后,在鐘會家里得到文章二十篇,書名叫做《道論》,而實際是屬于刑名家,這些文章就如鐘會本人一樣。當初,鐘會二十歲左右就與山陽的王弼一樣聞名。王弼喜歡談論儒家和道家的學說,口才敏捷而雄辯,注釋了《周易》和《老子》兩本書,后來擔任尚書郎,二十多歲去世。
上一篇:《虛而虛之:劉備攻據漢中》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下一篇:《西奪益州三策》三國謀略智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