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雄圖霸,另辟蹊徑》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當初,孫策在江都時,遇上張纮母親去世。孫策曾多次走訪張纮,向他討教了一些社會問題,孫策對張纮說:“如今東漢王朝衰微,全國出現混亂的跡象。英雄豪杰紛紛興起,各自糾集部眾,發展個人勢力,但沒有人能協助漢王室撥亂反正,渡過難關。我父親孫堅曾與袁紹等擊破董卓,然而功業未成,中途被黃祖害死。我盡管生性暗弱,但有志欲從袁術那里要回先君生前所屬的部隊,投靠在丹陽的舅父,召集流散的部眾,向東占據吳會,為先君報仇雪恨,為朝廷建一東南的屏障,不知您以為如何?”
張纮并不像孫策那樣熱心,而是以居喪為由,委婉謝絕孫策的邀請。孫策則再三懇求,發自內心地對張纮講:“您高名遠揚,遠近懷歸,今日之事,由您來作個決斷,一定請您稍加考慮,以遂我高山仰止之望。如果我的志向能夠得以實現,血海深仇能夠得到報復,這就是您的大功,我的希望?!睂O策慷慨陳詞,涕泣橫流,立場堅定,毫不輕意。張纮為此感動,于是,陳述了自己所考慮的圖霸方略。
張纮認為,從歷史上看,西周王道衰弱,就有齊、晉等強國興起; 而王室一旦得到安定,諸侯之國就會老實貢職,不得輕舉妄動。如今,你孫策繼承先君遺志,有驍勇之名,若投奔丹陽舅氏,召集吳會之兵,那么荊州、揚州可連成一體,血海深仇就有了報復的可能。一旦占據長江,誅滅群雄,匡輔漢室,功業就可與齊桓公、晉文公相比,豈只是作個外部屏障之臣而已。如今社會已經動亂,世道十分艱難,一旦舉事成功,我們就一起南渡,建立大業。
孫策表示與張纮同心同德,同符合契,締建永久的友誼。孫策決定立即按所商量的方案動手。并將老母弱弟托付給張纮照顧。
張纮與張昭一起參與孫策霸業的謀劃。兩人常常一人從征,一人留守,成為孫策的左右臂。后來,呂布襲取徐州,不欲讓張纮跟著孫策,追舉張纮為茂才,下令征召張纮。張纮內心憎恨呂布,恥于屈居其下。而孫策也十分器重張纮,希望張纮能輔佐自己,故張纮不從呂布。孫策向張纮指出:“海產明珠,所在為寶。楚國雖出人才,而晉國則能任用他們。英明的君子,四海為家,何必一定要到出生地去任職?”
張纮與孫策的特殊關系,決定了張纮在孫氏集團中的崇高地位與威望。此后,張纮全力輔助孫氏弟兄,為東吳政權的建立與鞏固,傾注了畢生的心血。
上一篇:《爭地必守:吳分兵三路攻魏》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下一篇:《功臣》三國謀略智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