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儀中傷樗里子
戰國時期政治謀略個案。樗里子是秦王的同父異母弟,被封為將軍,做過丞相,張儀是戰國時代的著名人物,出生在魏國,到各地游說,籠絡了秦王,作了秦國宰相。張儀是別國人,而樗里子是有后臺的人,卻被張儀中傷得一敗涂地。張儀建議把樗里子派到楚國作特使。秦國與楚國接壤,兩國勢均力敵,常進行拉鋸戰。一次,由于張儀的謀略,楚國被秦國占據了兩座城。那以后,兩國間的關系就緊張起來了。樗里子此行就是為了緩和矛盾而去的。樗里子作為秦國的特使到楚國后不久,楚王的特使就回訪了秦國。說:“我們楚王很敬佩樗里子的為人,想讓他做我們楚國的相國,請您務必答應。”在當時,這樣的情況并不少,對秦王來說,楚王的這種要求不算出格。事實上,幕后策劃者是張儀。張儀一面把樗里子送到楚國,一面秘密地給楚王做工作,勸楚王向秦王要求,留下樗里子。楚王的使者來后,張儀就拜見秦王,說:“聽說樗里子作為使者到了楚國后,把任務置之腦后,先請求楚王留下他。現在楚王的特使來了,說明是真有其事。如果疏忽大意,很可能我們秦國已被出賣給楚國了。”秦王聽后大怒,正如張儀所愿,樗里子一直沒能回國,后來又逃到別國去了。張儀的中傷能夠成功,就是得益于利用了秦王對樗里子的戒心。作為國王的異母兄弟,如果在國內外名聲大振,照戰國時的常例,國王說不定什么時候腦袋就得搬家。這種不安感總是纏著秦王。這時,從敵方又來了一個請求,秦王的憂慮就更加突出了。在這個時機,張儀的猜疑如因風而吹火,恰到好處。
上一篇:龐振坤賣畫
下一篇:張弘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