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基
明朝開國元勛,謀略家。字伯溫,出身青舊縣豪門大族。22歲時進士及第,自恃有才,頗為自負,一心效忠元朝,不為重用,二十多年的宦海生涯中屢遭貶抑,兩次辭去小官,隱居養老。元至正二十年(1360)3月,年過半百的劉基赴應天府(今南京)向朱元璋參贊軍務,陳述治國十八方策,提出在戰略上不能兩邊作戰,確定“先平陳友諒,后取張士誠”的戰略方針,把朱元璋從群雄爭地的區域性戰爭,提高到為爭取帝王之業而建立統一的封建政權的戰略步驟上來,使其開闊了視野,增強其謀取全國統治權力的愿望和信心。并設伏兵截擊漢軍,大破陳友諒進犯之師,使朱元璋取得決定性勝利。又勸朱元璋親征安慶,建議以批亢搗虛之計,分兵直抵江州,搗毀陳友諒的老巢,逼其撤出安慶,逃往武昌。此役既復奪安慶,又智取江州。隨后又招降胡廷瑞,巧得南昌城;鎮撫衢州府,平息叛將兵;火燒鄱陽湖,射殺陳友諒;制定《大統歷》,奏立軍衛法;從中央到地方建立健全軍事機構,從而加強和鞏固了明朝封建皇權的統治。洪武八年(1375)病逝。劉基是一個地主階級的知識分子,開始曾為元朝統治服務,參加鎮壓農民起義。由于受到官場排擠并逐漸認識到元順帝黑暗腐朽的統治,轉而投入反抗民族壓迫的元末農民大起義之中,雖然有同情農民群眾的進步思想,但他的地主階級立場始終未變。他為官清正,一貫反對貪官污吏,執法謹嚴,鐵面無私,甘冒風險,堅斬官商權大的宦侍近臣,主張廉潔奉公,性格倔強,不阿權貴,在政治集團的派系斗爭中他極力超脫,是封建士大夫中的開明士紳。在軍事謀略上,注意將軍事斗爭同安撫民心及政治宣傳結合起來;注意扼住敵軍通路,切斷補充給養,使之糧盡兵疲,一戰而勝。他老謀深算,機智善取,在創建明朝的過程中發揮了他的軍事才能。明代思想家李贄所著《讀藏書》中曾評價劉基“為人剛毅有大節,慷慨敢言,遇天下利害,果毅奮發,不復反顧,而揣摩事計多中。”頗為中肯。
上一篇:決策訓練
下一篇: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