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景宗耶律賢皇后蕭綽:杰出女子有才略,治國有道賽明君
遼景宗耶律賢的皇后蕭綽是歷史上有名的女政治家,堪稱契丹女皇,為遼國的發(fā)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公元953年,蕭綽出生,小字燕燕,契丹名為雅雅克。蕭綽出生于契丹的貴族蕭氏家族中,她的祖上原姓拔里氏,后被遼太祖耶律阿保機賜為蕭姓。遼國九位帝王,很多人都娶了蕭氏家族的人為后、為妃,遼景宗耶律賢也不例外。
蕭綽出身尊貴,她的父親是遼朝北府宰相及駙馬蕭思溫,她的母親是遼太宗的長女燕國公主呂不古。蕭綽還有兩個姐姐,也都嫁給了耶律家族的人,成了王妃。蕭綽雖然年紀最小,卻是最懂事的那個,自幼就長得很美麗,做事情也最認真,蕭思溫很寵愛這個小女兒。
公元969年,遼穆宗耶律璟因為性情殘暴、濫殺無辜,在打獵時被身邊的近侍殺害。由于耶律璟沒有留下子嗣,于是宰相蕭思溫便想到了耶律賢。蕭思溫立即派人給耶律賢報信,耶律賢趕到懷州即位,成為遼景宗。
為了感謝蕭思溫的擁戴之功,耶律賢將其封為魏王、北院樞密使兼北府宰相,還將美名遠播的蕭綽納入后宮,封為貴妃。公元969年,16歲的蕭綽蕭貴妃被晉封為了皇后。然而就在第二年,蕭思溫因為權(quán)勢太大,遭人嫉妒,被人刺殺身亡了。父親的死,讓年僅17歲的蕭綽意識到權(quán)力斗爭的殘酷,也讓她的政治閱歷變得更加豐富。
當時的遼國在先帝耶律璟的殘暴統(tǒng)治下,已經(jīng)日漸衰弱。面對混亂的朝政,耶律賢也想勵精圖治,于是和蕭綽一起開始兢兢業(yè)業(yè)地治理朝政。他們兩個選賢任能,使遼國的政治、經(jīng)濟都逐漸好轉(zhuǎn)起來。然而,耶律賢身體不好,經(jīng)常生病,于是很多事情其實是由皇后蕭綽辦理的。
公元971年,蕭綽生下耶律賢的長子耶律隆緒。耶律賢后繼有人,就更加寵愛蕭綽了。而后,蕭綽又相繼為耶律賢生下三子三女,分別是梁王耶律隆慶、楚王耶律隆佑、耶律鄭哥、齊國公主耶律燕哥、衛(wèi)國公主耶律長壽女、越國公主耶律延壽女。在生兒育女的時間里,蕭綽也沒有耽誤處理政事,反而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得到了大家的贊同和欽佩,就連耶律賢也不會干預(yù)她的決定。漸漸地,蕭綽成了一個成熟的政治家。
公元976年,耶律賢直接給史館學(xué)士下了諭旨,要求他們凡是在記錄與皇后有關(guān)的事情時,都要稱“朕”或“予”。耶律賢的這一舉動就是在告訴眾人蕭綽可以代皇帝行使職權(quán),讓蕭綽成為遼朝實際上的最高主宰。
公元977年,宋太宗趙光義在滅掉北漢后,計劃乘勝收復(fù)軍事要地幽州,于是率軍由太原移師河北,在攻克數(shù)郡后包圍了幽州。這時,蕭綽連忙命令休哥率五院部精銳前往救援,同時又命斜軫在昌平得勝口一帶設(shè)伏,導(dǎo)致宋軍大敗,宋太宗趙光義還身中流矢,乘坐驢車逃走了。
公元982年,沉疴纏身的耶律賢去世了,由他年僅12歲的兒子耶律隆緒繼承皇位,是為遼圣宗。當時,蕭綽30歲,被尊為“承天皇太后”,開始臨朝執(zhí)政。此后,在蕭綽掌權(quán)的二十七年里,遼國實行了全面的封建化改革,使遼朝達到了鼎盛時期。
公元986年,宋太宗趙光義覺得遼朝皇帝年幼,朝政由一個女人把持,有機可乘,就集結(jié)宋軍,兵分三路,開始北伐。蕭綽命耶律休哥駐守幽州,命耶律斜軫抵御中路及西路宋軍,自己和遼圣宗耶律隆緒一起率兵駐扎駝羅口。一開始,宋軍還節(jié)節(jié)取勝,后來,在蕭綽與耶律隆緒的支援下,耶律休哥大敗宋大將曹彬所率的軍隊,宋朝北伐失敗,宋太宗下令全線撤退。在撤退的途中,身受重傷的宋將楊業(yè)與其子被殺害,遼軍大獲全勝。接著,蕭綽西討陰卜、敵烈諸部,東征高麗,又與高麗王建立了和親關(guān)系。
988年,蕭綽開始實行科舉取士制度,很多名臣在科舉考試中應(yīng)運而生。公元992年,蕭綽懲治了一批貪官,將忠于職守、清正廉潔的官員破格提升,從而大得人心。
在嫁給耶律賢之前,蕭綽曾被許配給南京留守兼樞密使韓匡嗣之子韓德讓,然而還沒有來得及成禮,蕭綽就被納入了宮中。而韓德讓是一個很有魅力的人,他舉止沉穩(wěn),智略過人,極有政治才能,為保衛(wèi)幽州、贏得高梁河之戰(zhàn)的勝利立了大功。耶律賢去世之后,蕭綽風(fēng)華正茂,就想與韓德讓重歸舊好。但是,這個時候韓德讓已經(jīng)娶妻了,于是蕭綽就派人毒殺了韓德讓的妻子。從此,韓德讓經(jīng)常出入宮闈、出獵聽政,與蕭綽建立起了形同夫妻的親密關(guān)系。
對于蕭綽與韓德讓的這件事情,皇帝耶律隆緒和群臣都沒有反對意見。不僅如此,小皇帝耶律隆緒還把韓德讓當作了自己的繼父,發(fā)自肺腑地尊敬韓德讓,還每天派兩個弟弟去向韓德讓問安。而契丹民風(fēng)開放,女子允許再嫁,所以,群臣貴族們也不覺得韓德讓與蕭綽的關(guān)系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也不會覺得韓德讓在皇帝、親王面前高高在上有什么僭越亂禮之處。更何況,韓德讓與蕭綽戮力同心治理朝政,為遼朝的發(fā)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大家就更不會反對什么了。
公元1004年,蕭綽與耶律隆緒、韓德讓一起,率兵二十萬伐宋。遼軍此次勢如破竹,很快就將宋都開封的門戶澶淵(今河南濮陽)城攻下。宋真宗趙恒畏敵想逃,在宰相寇準的堅持下御駕親征,使得宋軍士氣大振,很快就打了回去。后來,遼國大將、先鋒官、南京統(tǒng)軍使蕭達凜被射中頭部死去,致使遼軍士氣受挫。蕭綽這才認清形勢,知道自己孤軍深入,犯了兵家的大忌,敗局已定。于是,蕭綽利用宋真宗急于求和的心態(tài),與宋朝達成“澶淵之盟”。至此,正式形成了遼、宋北南對峙的政治形勢。
在此后的一百二十多年的時間里,遼、宋基本上和平共處,從未發(fā)生過大的戰(zhàn)爭,給了各自休養(yǎng)生息的機會。遼朝充分利用這種和平環(huán)境,完成了封建化改革,實現(xiàn)了政治、經(jīng)濟、文化全方位的發(fā)展。
1007年,蕭綽下令在今內(nèi)蒙古寧城縣南仿照唐都長安、宋都汴京的模式興建了一座新的都城,名為中京大定府。
1009年,蕭綽歸政于耶律隆緒,準備到南京去頤養(yǎng)天年。結(jié)果,就在去行宮的路上,蕭綽染上疾病,不久后病逝,享年57歲。耶律隆緒十分難過,哭得直吐血,還堅持為蕭綽守喪三年,期滿后才改元“開泰”。1010年,耶律隆緒為蕭綽上謚號為“圣神宣獻皇后”,葬于乾陵之中。1052年,改謚為“睿智皇后”。
蕭綽的病逝,讓韓德讓也遭受重創(chuàng),一病不起,沒多久就去世了。耶律隆緒率自己的后妃與諸王、群臣為韓德讓服喪,其葬禮規(guī)格一概與蕭綽相同,并將其葬于乾陵之側(cè),一直陪伴著蕭綽。
上一篇:遼德宗耶律大石皇后蕭塔不煙:代理朝政女巾幗,斬殺金使做豪杰
下一篇:遼穆宗耶律璟皇后蕭氏:溫柔端莊性和順,丈夫殘暴同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