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公張重華
張重華是前涼國君張駿的次子,晉咸和七年(332)被立為世子。永和二年(346)五月,張駿病死,重華僅16歲,便在大臣們的擁戴下當了涼州牧,假涼王。
張重華為人寬和持重,沉默寡言。即位以后,對內減輕賦稅,減少御用園林,對外派使修好于后趙,似乎很想有所作為。不過,他的命運不隹,剛剛接位不久,前涼就屢遭后趙的襲擊,護軍曹權、胡宣被后趙俘虜,七千多戶前涼臣民被后趙遷到雍州; 金城太守張沖當了叛徒; 負責抵擋后趙軍隊的征南將軍裴恒駐扎在廣武,觀望不戰,坐失良機。涼州人心惶惶。坐鎮姑臧(今甘肅武威)的張重華見狀坐立不安,吃不下睡不著。恰在這時,司馬張耽對張重華說: “國家存亡在于兵,兵以將為主。現在大臣們推薦將領,都推薦自己的親朋故舊,這些將領大都不能帶兵打仗?,F在強敵就在附近,諸將不敢迎戰,這怎么能行呢?! 我看主簿謝艾文武雙全,善于用兵,要是讓他統兵,必定可以打退敵寇?!睆堉厝A把謝艾召到跟前,詢問抗戰方案。謝艾不卑不亢,侃侃而談,最后拍著胸脯對重華說:“只要給我七千人,打不敗后趙拿我是問!”重華當即封謝艾為中堅將軍。謝艾說到做到,很快就把后趙軍隊打敗。張重華接到捷報,臉上的愁云一掃而光,將謝艾封為福祿伯。后趙國君石虎不服輸,第二年又派出幾萬大兵企圖報復張重華,結果又被謝艾打垮。
戰場上的勝利,使張重華趾高氣揚,沾沾自喜,情不自禁地做起了稱王稱帝的美夢。永和三年(347)十月,張重華想乘東晉侍御史俞歸到達姑臧之機直接了當地向他提出要求,但是,快要走到俞歸的住所時,張重華想到自己世世代代以效忠于晉朝而聞名全中國,不宜親自出面,便讓親信沈猛私下對俞歸說:“張重華世世代代都是晉朝的忠臣,為什么還不如鮮卑人受器重?朝廷封慕容皝為燕王,為什么才把張重華封為大將軍?”俞歸知道沈猛是受張重華的指使,所以直接找到了張重華,對他連哄帶騙終于使他打消了稱王稱帝的念頭。
張重華當時雖被說服了,但事后又感到很不是滋味,心里總覺著稱涼州牧顯示不出自己的尊嚴和威風。但是,又感到稱王稱帝似乎就丟掉了張家的忠君傳統,對不起列祖列宗。抱著這種矛盾的心情過了二年,到晉咸康永樂四年(349)九月,張重華終于拋棄了祖訓,自稱涼王,丞相,雍、秦、涼三州牧。
張重華陶醉在這些不倫不類的稱號之中,漸漸地厭煩政務,整天與寵臣以下棋為樂,玩得高興時就賜給寵臣錢帛。征事索振看不下去,給他提意見說:“先王勤儉節約,國庫豐實,殿下即位之初便遇后趙入侵,靠了對官兵重賞才挫敗強敵?,F在國庫已經空虛,敵寇隨時都會向我們挑釁,一旦打起仗再拿什么賞賜官兵?”索振說到這里停了一下,見張重華沉默不語便接著說:“漢光武帝日理萬機,當天的事情當天處理,所以能使漢室中興。如今拖了幾個月的奏章都懶得處理,使上傳下達之路堵塞,冤假錯案得不到處理,這難道是圣明之主應當做的事情嗎?!”張重華還算大度,聽完索振的話不僅沒有責備他,反而對他的直言表示感謝。從此放棄了整天以下棋取樂的習慣,改變了對寵臣大手大腳賞賜的做法,處理政務也比較認真、及時,國庫開始逐漸充實。但是,國庫一旦充實,張重華又不甘寂寞了。晉永和九年 (353)二月,張重華派張弘、宋修、王擢3位將軍帶兵向前秦開戰。張重華做夢也不會想到,龍黎一戰,前涼被打得丟盔卸甲,屁滾尿流,一萬二千名官兵掉了腦袋,張弘、宋修當了俘虜,王擢扔掉秦州跑回了姑臧,上邽(今甘肅天水) 被前秦占領。這次慘敗把張重華氣得暴跳如雷,發誓不好好教訓一下前秦不活在世上。同年五月,張重華再次派王擢帶上二萬人的軍隊襲擊上邽,由于得到了秦州一些郡縣的支持,王擢一舉攻克上邽。
張重華被這次勝利沖昏了頭腦,認為前秦根本不是對手,于是上書晉穆帝,請求伐秦。但是,東晉還沒有答復,張重華就染病在身,臥床不起。同年十月,張重華把年僅十歲的張曜靈立為太子。當時,都尉常據見重華大哥張祚懷有奪位野心,便對重華說:“張祚有膽有識,狐朋狗黨也有不少,恐怕讓他繼續留在姑臧會對太子不利。”張重華氣喘吁吁地說: “我把張祚比作周公,讓他輔佐幼子,你怎能說出這種話呢!”這時,受大臣讒毀到酒泉當太守的謝艾也給張重華寫信請求把張祚趕出姑臧,并訴說了自己的不幸,懇求張重華把他調回姑臧。病情十分嚴重的張重華看了謝艾的上疏,非常感動,下手令調謝艾為衛將軍,監中外諸軍事,輔政。但是,這個手令卻被張祚藏匿起來,秘而不宣。過不幾天,張重華便死了。謚號桓公。
上一篇:景王禿發傉檀
下一篇:桓宗李純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