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周裕國
散文集。作者曾卓。上海文藝出版社1986年6月出版。收作品二十四篇,均為外國文藝作品的讀后感,通過對作品的介紹、分析,來敘寫自己的感受,寄托自己的情懷,表達對人生及藝術的追求。其中作于1974年的《笛聲》,通過對柯羅連柯中篇小說《盲音樂家》的介紹,將馬夫的笛聲迷住了五歲的盲孩而母親的鋼琴卻拴不住兒子的心兩相對照,揭示作品蘊涵的美學奧秘:只有充滿真情和純潔詩意的作品才是真正的藝術,才能打動人、感染人,表達了對當時虛偽的創作傾向的不滿和厭惡。《永遠的春天》借匈牙利作家巴基的中篇小說《秋天里的春天》中兩個貧困而又純真的小情人美麗純潔的愛情故事,闡述對只要你抬起頭來,春天就和你同在的哲理。《海的沉默》是關于維爾高爾的小說《海的沉默》的讀后感。作者通過小說中法西斯占領時期一位法國老人和他的侄女,對一個德國軍官從仇視到諒解、寬恕的轉變,嚴肅地探討了“人”的問題?!侗瘎『唾澑琛穭t從對卓別林主演的影片《舞臺生涯》的評介,表達作者對人生和藝術的思考?!端囆g家的悲劇》和《雨果的悲哀》兩篇,在剖析果戈理、雨果等人作品的同時,總結他們的藝術成就,指出他們的思想局限。作品大都從閱讀原著入手,先復述情節,再作評品,并在評介中融入自己的主觀感受、闡發自己的藝術見解;同時,生動的語言描述和精辟的哲理思辨使文章具有較強的可讀性。曾獲新時期全國優秀散文(集)獎。
上一篇:孫宜君《聽歌》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下一篇:劉圣宇《吳召兒》當代文學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