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散文作品·金沙江畔攀枝花》簡析
雁翼著。發表于《攀枝花》1981年第1期,收于《中國新文藝大系(1976—1982)散文集》。攀枝花是樹名,也是地名。作者先以詩一般的語言贊美火紅的英雄樹,贊美金沙江畔的建設者和像攀枝花一樣美麗的鋼鐵城市。然后回憶“文革”中自己被打成政治犯“銬進了牢房”,但心里仍然“牽掛著攀枝花”,牽掛著“一心撲進鋼鐵事業”的好朋友。1970年初,作者以“反革命”的身分,在彎丘“七五”干校勞改時,因病到攀枝花醫院檢查,由于得到一位老醫生的同情而感到人心并未泯滅,同時又在市招待所巧遇同遭厄運的攀枝花的那位朋友,從那位朋友對自己的勉勵中,感到在“苦難的年代”里,人們“并沒有失去希望”。最后呼應開頭,因“思念攀枝花”而引起再去“看一看在苦難中斗爭過來的攀枝花人”的強烈愿望。作者結合自己在攀枝花的一段經歷,熱情地頌揚了攀枝花的建設者們經受了苦難的考驗,滿懷希望地發展祖國鋼鐵事業的崇高品質。紀實與聯想交叉復迭,描繪富有象征色彩,具有詩的節奏和光彩。
上一篇:《散文·清代·重刻楊椒山集序》簡析
下一篇:《散文·宋金元·金石錄后序》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