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散文作品·松堂游記》簡析
朱自清著。作于1935年,收于《朱自清散文選集》。松堂,在北京西山。1934年暑假作者曾在松堂作三日之游。這里原是昔日園林,后改為清華大學的牧場,人跡稀少,環(huán)境清幽,卻是避暑勝地。文章寫那由石亭改建而成的高大軒敞的松堂,栽滿著“亭亭直上,又剛健又婀娜的白皮松”,它們與石亭內又白、又冷的大理石欄桿相映襯,令人感到“一絲兒涼意”襲上心頭。再寫堂后有玲瓏的假山,后山上有座無梁殿,在陽光下“古艷照人”。最后寫松堂夜景,在無月的黑夜,松樹的長影,陰森可怖,有如“鬼物拿土”。當月亮上來時,卻“又讓云遮去了一半”,遠躲于樹縫間,像個“羞答答的鄉(xiāng)下姑娘”,別有一番情韻。結尾,寫秉燭夜坐,望窗外“連天漫地一片黑”,只聞遠處“幾聲吠聲”,驚破了作者超脫塵世的幻夢。全篇通過偏僻清幽的松堂景物的記敘,抒發(fā)了炎天尋涼,暫忘塵俗的閑適心境。作者善于在平凡的景物中寫出獨特的豐采和新鮮的情趣,文筆靈動剔透,素雅清麗,真趣盎然。
上一篇:《散文·宋金元·杜詩纂例序》簡析
下一篇:《散文·清代·柳敬亭傳》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