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近代散文作品·宋金元·書蒲永升畫后》簡析
蘇軾著。見《東坡全集》,收于《歷代散文選注》下冊。作于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這是一篇題畫的跋文。蒲永升是四川的名畫家,平日嗜酒成性,生活放浪不羈,權勢者叫他作畫,他揚長而去;待他創作靈感來時,“不擇貴賤,頃刻而成”。文章就蒲永升作畫的特點論述了古今繪畫藝術上“形似”與“神似”兩大流派。認為形似派畫水,只能模寫“平遠細皺”的表面形狀,是毫無生氣的“死水”,猶如印畫工匠的復制品。而神似派畫水則形神兼備、氣韻飛動,其特點是:一能“隨物賦形”,即對客觀景物具有深刻的觀察和生動的再現能力;二能“性與畫會”,即把主觀感情與客觀景物融為一體,取得情景合一,物我難分的藝術境界。蒲永升繪畫藝術深得歷代神韻派的精髓,是當代“神似”之作的最佳品。文章在評論蒲永升的繪畫藝術時把歷史上“形似”與“神似”兩種繪畫技法作縱的比較,又以“死水”與“活水”作橫的比較,從而對形神兼備的中國繪畫技法作出理論上的總結。作者深得藝術的真諦,這篇“戲書”,實是一篇不可多得的著名畫論。
上一篇:《散文·清代·書史忠正公家書后》簡析
下一篇:《散文·宋金元·書魏鄭公傳后》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