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陶潛·阿香推雷車
亦題《臨賀太守》、《阿香》。東晉神話小說。陶潛撰。原載《搜神后記》卷五。《北堂書鈔》卷一五二、《藝文類聚》卷二、《法苑珠林》卷五十九、《初學記》卷一皆錄載。李劍國《唐前志怪小說輯釋》選錄。小說敘寫:晉永和年間(345—356),義興一位姓周的,出遠門,騎著馬,兩個侍從隨行。沒趕到村莊,天就黑了。路邊有一間新草小屋,一女子走出門,年紀大約十六七,姿容端正,衣服鮮潔,見周即說:“天色已黑,離前面村莊還遠,臨賀豈能到得了!”周就請求寄宿。那女子為他做飯。將近一更,聽到外面有小孩呼喚“阿香”聲,女子應諾。小孩即說:“上司喚你去推雷車。”女子向周告辭,一會就下了一場大雷雨。天亮時,女子回來。周騎馬上路,看昨夜住宿處,只見一座新墳,墳前有馬尿和一些喂馬草料。周很驚奇、惋惜。五年后,他果然做臨賀太守。在古代,人們尚無法知道閃電打雷、大雨傾盆是自然界的物理現象,而是憑著豐富的想象力把自然現象訴諸神話。本篇故事則認為:雷是由雷公主宰,并由童男童女掣飛電挽雷車所致。它反映了古人渴望了解自然現象從而征服自然的強烈愿望。小說塑造的阿香是個動人形象。她是一個新死的少女,“年可十六七,姿容端正,衣服鮮潔”。當周氏深夜路過小屋時,她主動出門迎接,并讓周氏食宿。這些全然看不見神仙之氣,更多的是美麗和善的良家女性格。她預知周氏以后要做臨賀太守,故不問其姓名便直呼“臨賀”來代替他的名字,五年后,周氏果真作了臨賀太守。從這點上看,阿香又具有神仙氣。她與神童推雷車,則是她的神性特征的典型表現。不過,從她的整體形象來看,她似乎是一個活潑天真、美麗善良的少女之神。雖然她去推雷車,但她身上絲毫沒有雷神那種兇惡相。小說結構完整,構設奇幻,情節委曲,具有神秘色彩,能引人入勝。據《山海經·海內東經》說,雷原是半人半獸的雷神從肚子里放出來的。《論衡·雷虛篇》說雷則是“若力士之容”的雷公“引連鼓”而擊之發出來的,比前說在想象上又有了進步。傅玄曾有詩云:“童女掣飛電,童男挽雷車。”可知西晉時便演化出童男童女以雷車布雷電之事。本篇在雷車傳說的基礎上,想象出少女神阿香推雷車發雷降雨,則新穎別致,一反雷神、雷公擊雷說,把雷的神話推向極致。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雷》,又根據阿香推雷車,設想了霹靂車,看光景除了用此車行雷之外,還以之用作閃電呢。“阿香推雷車”故事流傳頗廣,它已成典故,常為文士引用。白居易就曾作詩云:“鬼轉雷車響,騰蛇電策光。”蘇東坡亦詩:“天公不見老人泣,喚取阿香推雷車。”《醉翁談錄·小說開辟》中有名目《推車鬼》,疑即演此事。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吳均·陽羨鵝籠》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王琰·陳安居》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