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曹丕·高士鮑宣
亦題《鮑宣葬書生》、《鮑氏驄》。三國魏志怪小說。曹丕撰。原載《列異傳》,見《藝文類聚》卷八十三、《太平御覽》卷二五○。魯迅《古小說鉤沉》、鄭學弢《列異傳等五種》皆輯錄。李格非等《文言小說》、滕云《漢魏六朝小說選譯》皆選錄。鮑宣,西漢渤海高城人,哀帝時,為諫大夫,曾上書抨擊時政。王莽執政時,被迫自殺。本篇記敘關于他的遺聞異事:鮑宣在年輕的時候,被舉為向朝廷進奉計簿的官吏。進京路上,遇到一位突然發病的書生,鮑宣趕忙下車搶救,書生還是死了。他的遺物只有素書一卷和十個銀餅。鮑宣就賣去一個銀餅為書生殯葬,把剩余的銀子和素書統統放在死者的棺木內,然后灑淚拜辭,繼續趕路。到了京師,有匹駿馬總是跟著他轉悠,甚是奇異。辦完公事,鮑宣就騎著那匹駿馬返回。途中在一個關內侯的府第借宿,關內侯向他打問此馬的來由,原來這正是關內侯家無故失蹤的駿馬。鮑宣便把事情的原委一一說明,不想那位遇難書生,正是關內侯的兒子。關內侯派人迎回兒子的棺槨,開棺一看,銀子和素書安放如舊。關內侯甚是感動,全家向天子舉薦鮑宣,鮑宣的聲名頓時大振。作品贊揚了鮑宣的崇高品德,宣傳了善有善報的思想。小說中的鮑宣,是個樂于助人、品德高尚的君子。他對一個素不相識的路人盡了義務,又不貪圖人家的錢財,這種高風亮節,正是我們民族傳統美德的體現。鮑宣的熱腸義舉,并非沽名釣譽,他本來也不希求獲得什么酬謝,但結果卻得到了好報??磥?,這是一篇勸人為善的作品。小說敘事簡潔,也不乏細致描繪。結構完整,構思奇巧。那匹不知來歷的神秘駿馬的出現,并不是可有可無的,它把鮑宣和關內侯這兩個人物聯結起來,起了為人物穿針引線而推動故事發展的作用。作品以記實為主,同時也雜有想象虛構的成分,以增強故事的生動性和感染力?!丢毊愔尽芬噍d有此事,是本于此篇。《后漢書》卷八十一《獨行傳》中王忳事與此事相似。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劉義慶·馬仲叔助友得妻》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劉義慶·鬼賊》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