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干寶·胡母班
東晉志怪小說。干寶撰。原載《搜神記》卷四。《太平廣記》卷二九三載錄。滕云《漢魏六朝小說選譯》、李格非等《文言小說》、王汝濤《太平廣記選》(續)皆選錄。其本事見《列異傳》。胡母班,字季友(一說季皮),東漢泰山人。董卓時為執金吾。袁紹旨使王匡(班之妻兄)殺之。《后漢書》卷七十四及《三國志》卷六《袁紹傳》載有其事。據《三國志》注引《漢末名士錄》謂“班少與山陽尚度、東平張邈等八人并輕財赴義,振濟人士,世謂之八廚”。正是因為他“振濟”有名,便產生了他為神靈傳書等事。本篇描寫:胡母班過泰山之側,為絳衣騎士召至泰山府君處。府君說有女兒為河伯之婦,求班傳書于彼處。胡母班應允而往,遵照府君的囑咐,西行渡河,舟至河心,扣舟呼青衣,遂被引至河伯府中。河伯殷勤招待,頗為感謝。臨去時,河伯贈以青絲履。后至泰山返命,于陰府之廁見其父著械徒作。父親說了死后做苦役的不幸。胡母班苦求泰山府君,遂許其父為社公。于是胡母班出陰府還家。以后一年多,胡母班諸兒死亡殆盡。原來是其父社神在陰間想念孫兒,而召走孫兒們的。胡母班又請求泰山府君,府君就以他人代替班父的鄉里社神。小說通過胡母班為泰山府君赍書見河伯,以及向府君求情免亡父苦役等事的描寫,曲折地反映了現實中行義助人受恩報等人情世態。故事中的神靈,如泰山府君,雖為陰府統治者,莊嚴神秘,但有常人的情感和愿望。他和胡母班交往時,常出于純世俗的愿望,如胡母班為其傳書,他幾次報恩等,帶上了濃厚的人情味。作品譎麗奇幻,情節曲折變化,于人神交往的線索中,連綴數件異事,時陽時陰,時開時合,斗折蛇行,已有像唐傳奇那樣的筆意。作品主要寫為神傳書事,文中之“扣樹”情節,頗具異趣。《搜神記》同卷《鄭容》條,寫“文石款梓”,為類似描寫。六朝鬼神故事,時見此類情節,如《異苑》卷五《江伯神》中的“扣懸藤”描寫。唐李朝威《柳毅傳》,柳毅至洞庭解帶三擊桔樹,俄有武夫出于波間,此正六朝稗家寫“扣樹”之故伎。《五朝小說·魏晉小說》、《舊小說》皆載有《泰山府君記》,其文幾同《搜神記》此文。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吳均·續齊諧記》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陶潛·腹瘕病》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