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古小說鉤沉
先唐小說專集。魯迅輯錄。有1951年人民文學出版社本和1973年《魯迅全集》本。此書乃輯錄者在一九一○年任浙江紹興府中學堂學監時開始輯錄,后來編纂成書,成為二十年代在北京大學講《中國小說史》所依據的資料之一部。本書從各種類書中細心揀擇,詳加???,選出上起周代《青史子》、下迄隋代《旌異記》共三十六種書中的若干條,可謂“漢魏六朝小說之淵藪”,是研究中國古典小說的重要寶庫。這三十六種書為:《青史子》、《語林》、《郭子》、《笑林》、《俗說》、《小說》、《水飾》、《列異傳》、《古異傳》、《甄異傳》、《述異記》、《靈鬼志》、《祖臺之志怪》、《孔氏志怪》、《神怪錄》、《神錄》、《齊諧記》、《幽明錄》、《鬼神列傳》、《志怪記》、《集靈記》、《漢武故事》、《妒記》、《異聞記》、《玄中記》、《異林》、《曹毗志怪》、《集異記》、《神異記》、《續異記》、《錄異傳》、《雜鬼神志怪》、《祥異記》、《宣驗記》、《冥祥記》、《旌異記》。《古小說鉤沉》以《漢書·藝文志》等史志著錄為依據,所輯各種,大體按時代先后排次;各書條文,也按所述人物事件的先后排序,時代難于考定的,就依照它的內容性質來分類編排。單文孤句或文義可疑、不類某書的,就全部置于每卷卷尾,并于文后詳細注出來歷,以資征信。在取材上,有同一條文而分別見于各書所引,采用最先引用的一種;如有詳略不同,則以內容較全、文義較勝的一種為準。其它異文,或擇要節錄,夾注文內,或附載全文的后面。文字校訂上,用各本互校,如有字句不同,惟從其是。輯本中的按語很有特色:所解決的問題,有作品時代考證,有書名出處辨證,有考辨各書所引同事異文的是非和正誤,有對原書內容的補充說明等。這些按語對讀者了解輯文的詳略取舍很有幫助。魯迅在采錄、詮釋、纂輯一系列工作上,都貫注著自己的意見,處處表現了細致謹嚴的治學精神。本輯本所收各種小說內容非常廣泛,不僅對于研究古小說有重要參考價值,即對于研究漢魏六朝的社會狀況、宗教信仰、舊聞軼事、民族方言等,也很有裨益。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葛洪·古今秋胡》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葛洪·古強》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