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劉向·務光
西漢志怪小說。劉向撰。原載 《列仙傳》上卷。吳曾祺 《舊小說》、李格非等《文言小說》皆錄入。作品寫夏商時代的傳說人物務光之事:務光耳長七寸,愛好古琴,吃的是香蒲和韮菜的根莖。商湯將要攻打夏桀,和務光商謀,務光說這不是我的事。商湯又問伊尹怎么辦,他只回答說強力而忍詬。商湯已經攻克夏桀,就想把帝位讓給務光,自己做一個宰相,務光堅決推辭,并且不忍心再見商湯,于是便背著石頭自沉于蓼河之中。務光并沒有被淹死,這之后就躲藏起來,一直過了四百多年,到武丁做國王時才重新出現。武丁想讓他做相,他還是不答應。武丁就派車子去迎接,由于沒有按禮節而硬讓務光前來,他就去了浮梁山,后來又游轉于尚父山。小說對務光的隱遁、謙讓流露了贊頌之情,描寫了他的神仙兼隱士的形象。“服蒲韮根”、“冥游方外”、死而復生等,這些描寫,給務光身上蒙上了一層神秘奇特的色彩。另一方面,務光又是一個不愿過問政治、恪守仁義之道的隱士。商湯能就攻打夏桀之事問謀于他,說明了商湯對他才能的重視和了解; 而務光的回答則見出一副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面目。而當商湯欲以天下讓給務光時,務光不僅推辭,而且講了一通大道理:“廢上非義也,殺人非仁也,人犯其難,我享其利,非廉也。吾聞非義不受其祿,無道之世不踐其位,況于尊我,我不忍久見也。”務光此類人物,一直被歷代文人所津津樂道;但今天看來,他的言行舉止并沒有多少可取之處,且不說其觀點的錯誤,單就其逃避現實,不愿參與政治而言,也是消極有害的。小說中的另外兩個人物商湯和武丁,都能禮賢下士,特別是商湯,除了 “因光而謀”外,還能 “以天下尚于光”,是個明君形象。小說語言簡潔明快,讀起來瑯瑯上口。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劉義慶·劉道錫與劉康祖》簡析
下一篇:《先秦·列御寇·化人》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