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韓非·不死之藥
亦題《有獻不死之藥于荊王者》。戰國寓言小說。韓非撰。原載《韓非子·說林上》。《戰國策·楚策四》亦載。陳蒲清等編《中國古代寓言選》、公木等編《歷代寓言選》、李格非等主編《文言小說》 皆錄入。這當是一則民間小故事。繆文遠謂:“其辭羌無故實,當系依托,若信為實有其事,則誣矣。” ( 《戰國策考辨》) 吳師道《戰國策補注》謂: “自齊威、宣、燕昭使入海求三神山而方士盛,楚臣有獻不死之藥者,知當時此術蔓延浸淫,不獨燕、齊然也。”這一故事當是戰國中期以后人民為譏斥君主求不死之藥之風而產生的,到戰國末期由文人把它記錄下來。作品描寫:有一個人拿不死之藥去獻給楚王,守門官連忙把它送進宮中。中射之士問守門官說: “這東西可以吃嗎?”守門官回答說可以吃,中射之士就把它搶過來吃掉了。楚王大怒,叫人去殺掉中射之士。中射之士托人對楚王說: “我詢問謁者,謁者說 ‘可以吃’,所以我便把它吃了,這說明我沒有罪,而罪在守門官身上。再說,客人獻的是不死之藥,我吃了,大王把我殺掉,說明這是死藥,是客人在欺騙大王。倒不如饒恕了我。”楚王便赦免了他。作品說明世界上沒有什么不死之藥,只有愚人才會上當。寓言辛辣地諷刺了那些愚昧的統治者,對于獻藥的騙子也是一個有力的鞭撻。剝削階級的人物總是夢想長生不老,幻想獲得一種不死之藥。作品勾畫了能言善辯的中射之士,他用自己的行動揭穿了 “不死之藥”的誣妄,以其勇智挫敗了昏聵楚王的殺機。他的聰明與機智通過對他的言行的生動描繪,極為鮮明地表現了出來。對他言行的描繪,確實為傳神之筆。《列子·說符》所載“不死之道”,內容情節基本與此故事同。《博物志》所載《不死酒》借鑒了此故事。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陶潛·三蛟望娘》簡析
下一篇:《秦漢·劉向·東海孝婦》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