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陶潛·三蛟望娘
亦題《蛟子》。東晉志怪小說。陶潛撰。原載《搜神后記》卷十。《太平御覽》卷九三○、《太平廣記》卷四二五皆錄載。李劍國《唐前志怪小說輯釋》選錄。作品敘寫:長沙有個人,家住江邊,有一女兒。一天,女兒在河洲邊洗衣服,忽覺得身上有些異樣,也不當作是什么病,不久,就發現懷了孕。后來,生下三個怪物,都像鮧魚。女子以為是自己親生的,非常愛憐它們,就放在洗衣盆的水里養著。過了三個月,這些怪物長大了,原來是小蛟龍。他們各自有名字:大的叫“當洪”;第二個叫“破阻”;小的叫“撲岸”。一次,天下起暴雨,洪水泛濫,三條蛟龍一下子都跟著洪水騰飛去了。以后凡是天將要下雨,三條蛟龍就會來。那女子也知道他們會來,就出門眺望他們。小蛟龍也抬頭望著母親,好久才離去。幾年以后,女子身亡,三條蛟龍一時都趕到她的墳墓前痛哭哀悼,幾天后才離去。這是我國古代“人生蛟子”傳說的較早記載。它寫出了蛟子不忘其母養育之恩的景況。其文帶有神話傳說的色彩。天真爛漫的少女在江邊小島上洗衣服,因觸水而孕,并且生下三個小蛟子。其想象是多么豐富和美麗!“濣衣”而孕,流露出了感生神話的樸稚美。女子生三蛟后,“甚憐異之”,把它們養在水盆中,還給它們起了名字,完全是浪漫主義式的母子歡樂的情調,生動活潑,健康清新。蛟子隨暴雨“俱去”后,還經常來探望母親;母親“知其當來”,出門望子,而蛟亦“舉頭望母,良久方去”,母子依依情,于淡潔有致的描寫中,盡然見出。《華陽國志·哀牢九隆》亦載有這一類型故事。袁山松《郡國志》載“張魯女浣衣石上,便懷孕,后生二龍”的故事,則與此相類,但故事性不強,其文遠不如本篇內容豐贍。這一傳說在后世流傳頗廣,如東北、山東一帶的“禿尾巴老李”,云南的“小黃龍和大黑龍”,四川的“望娘灘”,浙江的“百葉龍”等傳說皆是。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劉義慶·丁譁宿方山亭》簡析
下一篇:《先秦·韓非·不死之藥》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