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人韋居安語。據韋居安《梅澗詩話》記載,劉后村《觀元祐黨籍碑》第三、四句原為“更無人敢扶公議,直待天為見彗星”;后來改為“稍寬末后因奎宿,暫仆中間為彗星。”兩句都是用典。原來,崇寧大觀間蔡京當政時,設元祐黨禁,蘇軾的文辭字畫盡被銷毀。后來,宋徽宗造寶箓宮,請道士齋醮,聽道士說蘇軾當了天上的奎宿,才“一變前事”。同時,崇寧五年春,有一彗星出于西方,朝廷因此大赦,并鼓勵人們進諫,中書侍郎劉逵奏請打碎元祐黨籍碑得到批準。劉后村敘元祐黨籍事用這兩個典故,的確比原詩空發感嘆來得貼切,且“奎宿”對“彗星”更顯工整。因此韋氏感嘆道:“乃知作詩不厭改也。”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作詩應該反復推敲,不斷修改,好詩往往是在一次次的修改中誕生的。
上一篇:《作詞須推敲吟嚼》詩詞評論技巧
下一篇:《作詩不可以意徇辭》詩詞評論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