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殷蕓·鐘毓
亦題《鐘毓鐘會》。南朝梁志人小說。殷蕓撰。原載《殷蕓小說》。《太平廣記》卷一七四錄載。王汝濤主編《太平廣記選》(續)錄入。鐘毓,字穉叔,魏潁川長社(今河南省長葛縣)人,鐘繇長子,機捷談笑有父風,曾為荊州都督。鐘會,字士季,鐘繇少子,敏慧夙成;及長,有才數,精練名理,與王弼并知名。曾拜鎮西將軍,伐蜀后為帳下兵士所殺。本篇記他們兄弟一則趣聞。敘述:鐘毓,鐘會,從小就因為聰明和機智而出名。當兄弟在十三歲左右時,魏文帝聞之,對其父鐘繇說:“令卿二子來!”于是召見。鐘毓面上有汗,帝問:“卿為什么滿臉是汗?”毓對答:“戰戰惶惶,汗出如漿。”帝又問鐘會:“卿怎么不出汗呢?”會對答:“戰戰栗栗,汗不得出。”又有一次,正值其父晝寢,因共偷服藥酒。其父時覺,假寐以觀之。毓拜父后而飲,會則立飲而不拜。后來鐘繇問之,毓曰:“酒是用在禮節方面的,所以不敢不拜。”又問會為何不拜,會曰:“偷酒本身就不符合禮節,所以不拜。”作品通過鐘毓、鐘會二人面帝、偷酒等事的描繪,刻畫了兄弟兩人的不同性格。鐘毓雖聰明而處事老實,鐘會機智而又逢事善辯,這些都通過人物的言行舉止刻畫得栩栩如生。作品文筆暢達,敘述文字雋永,意趣盎然。兄弟二人互相襯托,堪稱聰智雙璧。以此故事可見當時社會尚俊辯言語的情狀之一斑。《世說新語·言語篇》亦載此故事,然分為兩條。本篇當采自《世說》,并合其二為一。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釋慧皎·釋道安》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劉義慶·阮咸》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