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闕子·燕石珍藏
戰國寓言小說。闕子撰。原載《闕子》。《后漢書·應劭傳》李賢等注、《水經注》卷二十六、《藝文類聚》卷六及《太平御覽》卷五十一皆引載。今見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作品描寫:宋國一個人在梧臺之東得到一塊似玉的石頭,回到家里就把它珍藏起來,認為是件大寶貝。京都的商賈聽到消息后便來到宋人家。這時宋人齋戒七日,把燕石裝在皮匣子中,才讓來的商賈觀賞。那商賈看后,掩口俯身而笑,說這是一塊燕地產的石頭,和瓦片沒有什么不同。宋人很不高興,說商賈說話,沒安好心,就又把這塊燕石珍藏起來。故事通過對宋人珍藏產于燕山的似玉的石頭的描寫,說明見識淺陋的人往往真假不辨,并且不能接受別人的正確意見。故事生動活潑,諷刺性強; 對宋人真假不辨的愚蠢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當商賈來觀賞他所得的“大寶”時,他“齋七日,端冕之衣,釁以特牲,革柜〔十重〕,緹巾十襲”。可真算隆重! 但商賈一看,“俯而掩曰,盧胡而笑”,笑他藏的是一塊燕石。行文亦莊亦諧,先揚后貶,引人入勝。篇末,寫那宋人“大怒,曰:‘商賈之言,巫匠之心!’藏之愈固,守之彌堅。”一個愚頑不化的蠢人形象便躍然紙上。這則寓言對后世頗有影響,人們用“燕石”作為謙詞來比喻自己的東西微不足道,便由此而來。李白《古風》中說:“宋國梧臺東,野人得燕石,夸作天下珍,卻曬趙王璧?!?即用此典。
上一篇:《先秦·晏嬰·靈公禁婦人為丈夫飾》簡析
下一篇:《秦漢·劉向·犢子》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