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利場》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名利場》,英國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薩克雷的代表作,1847年開始在《笨拙》雜志上連載,1848年出版單行本。作品副標題為《沒有英雄的小說》,它不以英雄和正面人物為主人公,勾勒出一個唯利是圖、唯勢是趨、充滿欺詐的世界。女主人公蓓基·夏潑是窮畫家的女兒,父母雙亡,從小遭受學校與社會的歧視,形成她自私、冷酷的性格。她曾想嫁給證券經紀人的闊少喬瑟夫,沒有成功。后來,她又到畢脫·克勞萊爵士家當家庭教師,博得全家歡心。畢脫爵士對她十分傾心,妻子死后,向她求婚,但她已和爵士的次子羅登秘密結了婚,這事實使全家十分氣憤。羅登的姑母、老處女克勞萊小姐原準備大部遺產留給羅登,當知道他娶了沒有地位的女人后,就斷絕了來往。羅登是個貴族紈绔子弟,跑馬、賭錢、決斗樣樣干。在軍隊供職的羅登靠軍俸不能度日,兩人只得靠借債和抬搖撞騙維持生活。滑鐵盧大戰之后,蓓基到了巴黎,周旋于駐法的英軍將領之間。欠下大量債務,她和羅登又回到倫敦。無惡不作的政客斯丹恩勛爵成了她的追求者,而她靠賣弄風情從勛爵那里得到許多貴重首飾和金錢。后來她和勛爵的私情被丈夫發現,羅登憤而出走,和蓓基一刀兩斷。勛爵也拋棄了她。蓓基在上流社會混不下去,只得到歐洲各地行騙謀生。她追逐名利枉費心機,只落得人財兩空。薩克雷在作品中生動塑造了19世紀初期英國資本主義社會女冒險家的典型。作家的小說創作還有《彭登尼斯》、《紐克姆一家》及散文集《勢利人臉譜》等。強調創作的真實性及用講故事方法表現幽默、譏諷是薩克雷作品的特點。1959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楊必的中譯本《名利場》。
上一篇:《古夫于亭雜錄》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后工業社會的來臨》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