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絕:荊
徑:小路。
蓑笠翁:穿著蓑衣,戴著斗笠的漁翁。
鑒賞導示
柳宗元,字子厚,河東虞鄉(今山西永濟縣)人。他主張革新運動,因此被降職到地方為官,他在南方(廣西一帶)偏僻的地方任職長達十四年,四十七歲那年病死在柳州任上,因此世稱柳河東或柳柳州。他的詩樸茂奇崛,反映現實,在藝術上很有特色。柳宗元的散文和韓愈齊名,詩與韋應物并稱,是唐代杰出的散文家和詩人,和韓愈共同領導了唐代的古文運動,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并稱“韓柳”,文比詩更有名。
鑒賞
這是一首押仄韻的五言絕句,是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順宗即位后,王叔文等執政,柳宗元參加了王叔文的集團,他積極從事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革新,做了不少有利于人民的大事。王叔文執政不到七個月,革新運動失敗,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這首詩就是他謫居永州期間所作。詩中那個敢于寒江獨釣的漁翁形象,實際上就是詩人自己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寫照,它充分表現了詩人拔流絕倫、孤傲高潔的品格。
詩的前兩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境界寥廓空寂。萬山寂靜,沒有一只鳥,道路上連行人的腳印也沒有了。“千山”“萬徑”兩個詞和“絕”“滅”二字相襯,形成了強烈的感染力,把詩人貶謫永州后,內心巨大的壓抑和孤寂傳遞給了讀者。
詩的后兩句“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寫一個頭戴斗笠、身披蓑衣的漁翁,駕著一只小船,還在漫天大雪的寒江上釣魚。這是畫面的中心,詩中運用了空間對比的手法,把“人”的孤獨置于廣漠的時空背景下,表達出了作者那種擺脫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
鑒賞要點
[1]名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2]具體細致、精雕細琢地描寫景物。
[3]夸張、對比手法的運用。
上一篇:(唐)劉禹錫《浪淘沙》小學生古詩鑒賞
下一篇:(唐)王維《觀獵》小學生古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