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閫外
【出典】 《史記》卷一○二《馮唐列傳》:“上古王者之遣將也,跪而推轂,曰閫以內者,寡人制之;閫以外者,將軍制之。”
【釋義】 閫,指郭門,國門。古代帝王送將帥出征,有“閫以外者,將軍制之”之語。后因以“閫外”為詠將帥的典故。
【例句】 ①閫外何人、回首處,鐵騎千群都滅。(胡世將《酹江月·秋夕興元使院作,用東坡赤壁韻》941)這里以“閫外”代指統兵在外的將帥,慨嘆選任非人。②分麾契符閫外,憑倚定寰中。(韓玉《水調歌頭·張魏公生日》2054)張浚隆興元年除樞密使都督建康、鎮江府、江州、池州、江陰軍軍馬。這里以“閫外”點出張浚(張浚封魏國公)身負軍事重任,表示頌美之意。③看地雄江左,蟠龍踞虎,事專閫外,緩帶輕裘。(曾寓軒《沁園春·壽制帥吳退庵》2694)這里以“事專閫外”切吳退庵(吳淵)“制帥”的身份。
上一篇:典故《酪奴》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閫轂猶推》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