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干寶·落頭民
東晉志怪小說。干寶撰。原載《搜神記》卷十二。《法苑珠林》卷四十三、《藝文類聚》卷十七、《太平御覽》卷三六四及卷八八八皆引載。本事見《博物志》卷九。這是一個遠方異民族的傳說。敘寫:秦時南方有一種落頭民族,其民人頭能飛,其種人部有祭祀,號曰“蟲落”,因故取名。吳時,大將軍朱桓有一奴婢,每夜入睡后,頭就離身飛走,以雙耳作翅膀,有時往來于狗洞,有時出入于天窗,拂曉時又復還于身。“夜中照視,唯有身無頭,其體微冷”,于是,用被子遮蓋,“至曉頭還,礙被,不得安”,有兩三次頭掉到地上,“體氣甚急,狀若將死,乃去被,頭復起,傅頸,有傾和平”。朱桓以為是怪物而遺去,后來方知此乃其天性,有人曾以銅盤堵住通道,頭再飛不進屋,也就死了。故事為我們描寫了一個遠方異族其頭能落能飛的特奇景況。作者設奇造幻,人頭在他的筆下竟然能夜飛晝還,令人驚駭不已。從結構布局上看,本篇“叢殘小語”的格局比較典型,語言也很質樸。然作品有人物,有事件,有情節,具有一定的故事性,不失為小說。于氏《志怪》也載有此故事(見《酉陽雜俎》卷四引)。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陽松玠·蕭睿明》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祖沖之·董逸》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