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劉向·冠先
西漢志怪小說。劉向撰。原載《列仙傳》。《搜神記》卷一、《法苑珠林》卷四十一亦皆引載。滕云《漢魏六朝小說選譯》錄入。作品敘寫:冠先是春秋宋國人,釣魚為業(yè),居睢水旁百余年。得魚,或放,或賣,或自食之。常冠帶。好種荔,食其葩食焉。宋景公問其道,不告,即殺之。后數(shù)十年,踞宋城門上,鼓琴,數(shù)十日乃去。宋人家家奉祠之。在封建制時代,社會上出現(xiàn)不少隱者,他們卑視統(tǒng)治者的不勞而食,對其采取輕蔑的不合作態(tài)度,過起躬耕生活來。這種社會現(xiàn)象,固然有其消極的一面,但這些人以自食其力為樂,不與統(tǒng)治者為伍,卻有著積極的意義。他們的人格常常得到社會的普遍欽佩。這篇作品,正涉足于這一社會生活領域,通過對冠先一生的勾勒,贊頌了他的自食其力、放達和不與統(tǒng)治者合作的精神,揭露了宋景公的殘忍。文章雖只七十余字,卻較傳神地刻畫了冠先這個令人景仰的藝術形象。從冠先身上,很能看到當時某些隱士的影子。我們不妨把他看成隱士的形象,由于人們的敬佩,便把他神仙化了。藝術方法上,作品善于抓住典型事件——釣魚、種荔、鼓琴,便極省筆墨而又生動地畫出了冠先既具有勞動人民本色又具有仙人素質(zhì)的形象。
上一篇:《先秦·墨翟·公輸子為鵲》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陶弘景·冥通記》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