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世通言》的主要內容,《警世通言》導讀
《警世通言》,40卷,話本小說總集。明馮夢龍編纂。此書為《三言》的第2輯,據金陵兼善堂刻本無礙居士序,知刻于天啟四年(1624)。原刻不署撰人,僅題“可一主人評,無礙居士校”;知為馮夢龍纂輯,論述已見 《古今小說》篇中。
《警世通言》金陵兼善堂原刻本現藏日本,國內則有根據抄本排印的《世界文庫》本。明代衍慶堂復刻本署《二刻增補警世通言》,缺2篇,抄補8篇,又摻入《古今小說》4篇。另一明代復刻本三桂堂本,只存36篇,卷24兼善堂本原為《玉堂春落難逢夫》,此本卻作《卓文君慧眼識相如》。衍慶堂本、三桂堂本在篇目、標題、次序上均與原刻本有所不同,為書商所竄改。1956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嚴敦易校注本,依據《世界文庫》本,校以三桂堂本,據他鈔本增補原缺的卷37,對其他篇章則有所刪節。
《警世通言》所收40篇,宋元舊作約占一半,如《陳可常端陽仙化》、《崔待詔生死冤家》等。《白娘子永鎮雷峰塔》故事來源較早,文字近似宋人風格,但也經過明人加工,有些地名、習俗是明代的。另一半明人擬話本,如《老門生三世報恩》確知是馮夢龍自己的作品;《宋小官團圓破氈笠》、《玉堂春落難逢夫》、《唐解元一笑姻緣》、《曹春兒重旺曹家莊》、《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玉嬌鸞百年長恨》等篇,有的論者認為可能即是馮夢龍之作,實據宋懋澄《九籥集文》卷之五《負情儂傳》改寫。全書40篇經馮夢龍纂輯,風格比較接近,加工改寫之功不少;從思想內容到藝術風格,各篇雖不相聯屬,仍具有相近的特色。
書中不少優秀作品都描寫了市民生活,他們的遭受迫害、經歷的苦難,以及反抗。《崔待詔生死冤家》中的璩秀秀,追求碾玉匠崔寧,被咸安郡王活活打死以后,其鬼魂仍繼續尋找崔寧做夫妻,不屈反抗的精神十分突出。愛情生活的描寫在《警世通言》中占有重大比例,婦女的不幸遭遇,寫得深刻。《小夫人金錢贈少年》、《白娘子永鎮雷峰塔》,都寫了婦女對自由戀愛的大膽追求。有些篇描寫妓女的命運,如《玉堂春落難逢夫》的蘇三淪落風塵,與王景隆相愛的曲折經歷。而《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則是一篇杰作,無論思想性和藝術性都代表了明代擬話本的最高成就。也有一些作品是描寫才子佳人的風流韻事,也有欣賞價值;還有一些作品描寫義氣,或是批判忘恩負義行為,也都和市民的道德觀念合拍,為他們所樂聞樂道。《李謫仙醉草嚇蠻書》、《王安石三難蘇學士》贊揚李白、王安石的才學,也值得欣賞。
《警世通言》與《喻世明言》(《古今小說》),以及《醒世恒言》,命名即是有意的,借話本演說古今故事,描寫人世悲歡離合、人生際遇、世態炎涼,都有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繪形繪聲的人物動作描寫,加上詩詞歌曲的文才馳騁,寓有道德訓誡的意義;那個道德只能是封建社會的道德,是下層市民歷來信奉認為正當的道德,是世俗的,雖不及上層統治階層那樣強烈,但也是根深蒂固的,比如貞女節婦觀念。但是描寫妓女而又使人同情,又反映了市民觀念的可變易性,人性的觀念高于道德觀念了。那么,作者和編者的懲或勸,到底做成了使一般人欣賞娛樂的藝術品; 生活現象本身仍是大于觀念的。話本小說和戲文一樣,是平民百姓的生活教科書,世俗,通情達理,也不免庸俗,甚至落后,當然就會有一些作品是反映這種庸俗和落后的。
上一篇:《行水金鑒》的主要內容,《行水金鑒》導讀
下一篇:《警世鐘》的主要內容,《警世鐘》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