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指略》的主要內容,《老子指略》導讀
《老子指略》是一部哲學著作。三國魏王弼 (見“老子注”條)撰。《三國志·魏書·鐘會傳》注引何劭《王弼傳》: “弼注《老子》,為之指歸,致有理統,著道略論。” 全書1卷或說2卷。
唐陸德明 《經典釋文》 敘錄 《老子指略》 1 卷,《新唐書·藝文志》載王弼 《老子指例略》2卷,《宋史·藝文志》載王弼 《道德略歸》1卷。原書已佚。近人王維誠于《道藏》 中重新發現。據他考證,《云笈七簽》卷1中 《老子指歸略例》 和《道藏》 第998冊中《老子微旨略例》,可能是《老子指略》的一部分,或即是全文。今收入 《王弼集校釋》。
本書基本思想與《老子注》略同,以論證“無形無名”的 “道”為“萬有”的本體為主要內容。認為萬有都是有形有名,有形有名的東西都是有限的,有限的東西不能成為萬有的始基,因此,萬有的本體只能是無形無名、不具有任何性質的 “道”或 “無”、但“無” 又是以“有”為其表現形式的,故主張通過而又不拘泥于有形有名的東西,就可以掌握精神性的“道”,達到“崇本以息末”的目的。書中并對存亡、安危、名實、理欲等問題及其相互關系提出了見解。
上一篇:《老子想爾注》的主要內容,《老子想爾注》導讀
下一篇:《老子河上公章句》的主要內容,《老子河上公章句》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