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奄家畜一貓,自奇之,號于人曰“虎貓”??驼f之曰:“虎誠猛,不如龍之神也,請更名為‘龍貓’。”又客說之曰:“龍固神于虎也。龍升天須浮云,云其尚于龍乎?不如名曰‘云’。”又客說之曰:“云靄蔽天,風倏①散之,云故不敵風也。請更名曰‘風’。”又客說之曰:“大風飆②起,維屏以墻,斯足蔽矣,風其如墻何?名之曰‘墻貓’可。”又客說之曰:“維墻雖固,維鼠穴之,墻斯圮③矣,墻又如鼠何?即名曰‘鼠貓’可也?!?/p>
東里丈人嗤之曰:“噫嘻!捕鼠者,故貓也。貓即貓耳,胡為自失本真哉!”
(《應諧錄》)
注釋①倏(shu)——極快地。②飆(biao)——暴風。在此作副詞用,迅速地。③圮(pi)——倒塌。
賞析在日常生活中,誰家要養個貓兒、狗兒,也常有個稱呼,只不過是任意呼叫罷了。例如有個貓,或曰花貓、貍貓,或曰碧眼、短尾,不過根據其毛色、長相的特征而已。當然也有為貓取小名者,曰妙妙,曰咪咪,曰甜甜,不一而足,也不過是為了顯示對貓兒的偏愛。無論通稱、昵稱,似乎都沒有人煞費苦心要突出自己貓兒非同一般的所謂特殊才能。
文中的齊奄則與眾不同,對其貓“自奇之”,在人前自稱其貓曰“虎貓”,也許是要突出其貓具有老虎的威猛吧!正因為主人如此慎重用心,便招來了眾多幫閑者對貓號的“嚴肅思考”,反復為貓更名:曰龍貓,曰云貓,曰風貓,曰墻貓,其中心意思不過要千方百計迎合主人突出其貓、尊重其貓、神化其貓的心意。但轉了一圈最后還是落腳到名為“鼠貓”最合適。于是一場為貓尊號的滑稽戲也就白費心思,無聊收場。
作者借齊奄出于反常的心理狀態鬧的這一小小的鬧劇表明:“捕鼠者,故貓也。貓即貓耳,胡為自失本真哉!”這的確是人人盡知的常識。貓的本性就是捉耗子,無論白貓黑貓,能抓住耗子就是好貓,抓得越多越好。如果要說貓有什么才能、特性的話,全在于此。舍此而妄想人為地附加上貓本來并不具備的所謂與眾貓不同的特殊本事、氣派,只能徒然枉費心思。這是不是也顯示了生活中的哲理:名稱是實質的體現。名實相符就是最恰當的稱號。想借名稱的氣勢來抬高身價,不僅不行,也是可悲的。
說到這里,本文給人的啟示似乎還沒有完。作者為這位齊地的人取名為奄,是不是也有深意存焉?奄、閹二字古時相通。閹者,宦官也。明代宦官專權乃是一大社會公害。別的且不說,單說武宗朝那位劉瑾,權傾朝野,獻媚者尊其號曰:“九千歲”。就其名號思之,其權、其勢、其尊是只在皇帝老子一人之下,而在萬萬人之上了。但這尊號也改變不了他是侍候主子的奴才這一本性。
如此言不謬,則這則小品顯然具有寓言的性質。敘述的是齊奄為自己的貓兒尊號,實際上卻是以此隱喻明代閹宦這一類人的虛弱心理,他們總想在包括尊號這樣的形式方面下工夫以抬高自己。魏忠賢生祠遍天下,不是也是想以此張大聲勢抬高身價么?結果呢,當然也和齊奄為貓尊號一樣,枉費心機,而且下場更慘,因惡貫滿盈,又失去靠山,只得被迫投環自盡。
上一篇:《書石梁鴻《雁宕圖》后》原文|賞析
下一篇:《與朝哥令吳質書》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