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從多方面尋找解決問題答案的思維方法。多思路、多方面地去思考問題,而不是一條路走下去,這是此方法的最主要特點。當一種方法、一個方面不能解決問題時,發散性思維便主動地否定之,而向另一方法,另一方面跨越。它不滿足己有的思維成果,力圖向新的方向、領域探索。它總是這樣提出問題: 還有什么新的方法,還有什么方面未想到,總是想方設法尋找更好一點的方案。愛迪生試制燈泡燈絲時,實施了一千六百多個不同類型的方案,一直最后找到碳化絲片才告成功。沒有這種孜孜不倦的思維發散過程,是不會取得成功的。在科學發展史上這樣的例子是很多的。這種思維方法體現了思維的開放性、創造性,是事物普遍聯系在頭腦中的反映。既然事物是普遍聯系的,就是說我們所理解、所掌握的知識,方法僅僅是普遍聯系中的一小部分,我們就應從多方面了解事物,盡力超出現有思維框架的限制,向四面八方發散出去,從而尋找解決問題更多更好的辦法。
這種方法和單一、刻板和封閉的思維方法不同。其主要的特點是: 1.流暢性。指發散性思維用于某一方向時,能舉一反三,迅速地沿著這一方向發散出去,形成同一方向的豐富內容。2.變通性。指發散思維能從思維的某一方向跳到第二、第三、第四個方向……,使方向越來越多,有更多的方向、方面可供選擇和考慮,從而形成立體思維而編織成思維之網。變通性使發散性思維沿著不同的方向和方面擴散,表現出極其豐富的多樣性和多方面性。3.獨特性。指發散性思維能形成自己與眾不同的、獨特見解。這里發散性思維的最高目標,是在流暢性和變通性基礎上形成的。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獨特性是發散性思維由低級到高級的層次飛躍; 由流暢性進到變通性再到獨特性,思維活動就進入到創新的高級階段。
發散性思維方法在改革,開放時代,大有用武之地,但也有其局限性,應當和收斂性思維方法結合起來使用,處理好二者的辯證關系。實踐證明,人的思維發散到一定程度,就要收斂一下,進行比較,尋找較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案。然后,又在新的基礎上再進行發散,進而在更高層上再收斂,人類的思維就是這樣循環往復,而每一循環都使人類的思維上升到更高的水平。
發散性思維方法具體形式很多,主要有多向思維方法、側向思維方法和反向思維方法等。
上一篇:反向思維方法
下一篇:口腔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