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麈史》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麈史》3卷,宋王得臣撰。王得臣,字彥輔,宋安州安陸(今屬湖北)人,嘉祐四年(1059)進士,官至司農少卿。這部筆記是作者晚年退隱后所作,自序寫于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
此書分門記事,共分睿謨、國政、朝制、官制、國用等44門,總為284事,其中內容,據自序所稱,“自朝廷至州里,有可訓、可法、可鑒、可誡者無不載?!蓖瑫r,作者寫作態度也十分嚴肅,自稱“出夫實錄”,“無溢美,無隱惡”。當作者寫作此書時,正是章惇、蔡京一黨專權的時期,他們把王安石奉為宗主,而王得臣在書中卻對王安石稱名不稱字,從中可以見出作者的不畏權勢、耿介不阿的性格,從思想傾向上來說,作者大概接近于元祐黨人。此書篇幅雖然不大,但對北宋一代的經史、文學、典章、制度、地理、民俗等等都有所記載,其中尤以有關朝章典制的記載為詳,《四庫提要》稱其“于當時制度及考究古跡,特為精核,”并非過譽之詞。此書還保存了一些唐宋人的佚詩佚文,如中卷所載杜牧游明月峽詩,就不見于《樊川集》和《全唐詩》,可補兩書之缺。作者留心古跡的考核,如下卷對“謝仙火”的解說,揭穿了何仙姑的迷信鬼話,表現了作者的求實精神。又由于作者是安陸人,所以書中還記載了大量安陸的人物、地理、風俗情況,后世所修安陸地方志,就從此書采錄了許多材料。
此書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點校本。
上一篇:《鴻雪因緣圖記》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黃金草原》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