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江詩話》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清洪亮吉著。洪亮吉(1746~1809),字稚存,陽湖(今江蘇常州市)人。號北江居士。為乾隆五十五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后因罪充軍伊犁,赦還后號更生居士。洪氏博學多才,著述頗豐,時人稱之為“著撰等身”,“為本朝巨擘”。著作有《北江詩文集》,《北江詩話》等40余種。
《北江詩話》共6卷,前4卷為作者晚年寫定,后兩卷為其子收集整理。該書最早有清張詩舲刻本,但只收前4卷;李云生刻本,則只有后兩卷。后蜀周濟堂刻本始今為6卷,1983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陳邇冬校點本。
本書涉獵范圍較廣:金石文字、歷史人物、史學、地志、書法及科場掌故,莫不數見”。但仍以論詩為主。洪亮吉論詩,推重寫“至性”“至情”者。似謂“性”指人類與生具來的天性,如父慈,母愛等;所謂“情”指人的喜怒哀樂等真性情。唐元稹悼亡詩:“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開生未展眉”,洪認為“讀之令人增伉儷之情”;宋蘇軾《獄中寄子由》:“與君世上為兄弟,又結他生未了因”,洪評為“讀之令人增友于之誼”;明李忠毅詩:“出世再應為父子,此心原不間幽明”,洪贊之曰:“讀之使人增天倫之重”。洪亮吉認為,這樣的詩才可以“傳世”。還認為,由詩可以觀人品,人品不佳,詩亦難佳。所以他說:“詩人不可無品,至大節所在,更不可虧”。這和他立身處世“忠讜偉節”、“為儒林所重”是分不開的。
上一篇:《北堂書鈔》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卡布斯教誨錄》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