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和語言學問題》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斯大林的重要著作。寫于1950年,同年6至8月在《真理報》上發表,并出版了單行本。該文中譯本1950年由解放社出版。1962年編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斯大林文選》下冊。這部著作包括2篇論文和3封公開信。書中批判了蘇聯語言學家馬爾及其門徒在語言學上的一系列錯誤觀點,系統記述了語言的性質、作用及其發展規律。斯大林指出,在社會歷史進程中存在著既不屬于經濟基礎又不屬于上層建筑的社會精神生活現象,語言就是這種現象之一,它為社會各階級、集團所共同創造,為社會各階級服務,語言是沒有階級性的。書中批判了馬爾關于語言通過爆發而發展的理論,論述了語言發展的漸進性,認為語言由一種質發展到另一種質要經過語言的新質和新結構的要素逐漸的長期的積累。斯大林進而論述了事物質變的兩種形式:爆發式和非爆發式及其作用的范圍。書中還闡述了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定義、特點及其相互關系,對歷史唯物主義作出了新的貢獻。書中還批評了對待馬克思主義的教條主義態度,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革命性質及其發展規律。這部著作不僅是一部馬克思主義語言學著作,而且是一部重要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著作。
上一篇:《飛燕外傳》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駱駝樣子》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