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斯大林的重要哲學著作。本書原為1938年9月為《蘇聯共產黨(布)歷史簡明教程》第4章所寫的1節,后在蘇聯國內和世界上很多國家印發了單行本。中文本由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編審,收入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斯大林選集》下卷。這部著作除總論外,分為3個部分。在總論中,闡述了馬克恩主義哲學與黑格爾、費爾巴哈等舊哲學的關系,指出辯證唯物主義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政黨的世界觀,是無產階級用以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銳利思想武器。第1部分概述了唯物辯證法的4個基本特征,提出了“一切以條件、地點和時間為轉移”,“要向前看,而不要向后看”等著名論斷。第2部分論述了辯證唯物主義的3個基本特征,批判了不可知論。第3部分比較充分地論述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闡述了社會物質生活條件及其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作用,具體論述了社會生產的特點;同時也強調指出,歷史唯物主義是辯證唯物主義在社會歷史領域的推廣和應用。這部著作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上第1部以教科書形式系統全面地介紹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的著作,它是一部馬克思主義哲學經典著作,在我國哲學界也產生過廣泛的影響。其特點是簡明通俗,聯系實際。
上一篇:《論力的守恒》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詞選》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