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葆光錄》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志怪、軼事小說集。五代陳纂撰。一說此書系唐人《靈應錄》、《聞奇錄》二帙合之。分為3卷,共87條。《文獻通考》、《宋史·藝文志》均入子部小說家類。有《顧氏文房小說》本、《叢書集成初編》本。
《葆光錄》中所載多吳越之地奇聞軼事。既有道聽途說之類,又有作者親身經歷之事。如杜某失寵前,家中書桌上“雙筆起舞,相對回旋不己”。某和尚違背教義,性殺螻蟻,病危時遭到螻蟻報復。也記錄了一些善行得善報的故事。卷3中有記載作者游歷閩中,溫湯院的泉水可煮熟雞子,沐浴則可治皮膚病。書中還對某地遭蝗災的情景作了記載,多少有點史料價值。
《葆光錄》中所涉及人物形形色色,有官吏、軍卒、文人、道士、隱士、巫師、市井小民,一些人物形象刻畫得維妙維肖。文辭簡潔流暢,藝術描寫常有傳神之筆。如寫春日長安,幾個舉子正狎妓宴飲,忽有二仆夫持棒闖入,蠻橫喧鬧,令“巡至弩臂,不能者,腦上一論棒。”眾舉子相視戰栗,莫知為計。一儒者走來,將墻角一個5尺多高的三腳鐵燈檠拗成兩截,如斷蔥焉。二仆夫大驚失色,狼狽逃竄。又記王耕善畫,尤以牡丹為佳,“春張于庭廡間,則蜂蝶萃至”。這種避實就虛的寫法,格外傳神。
上一篇:《薩迦格言》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蔡元培美學文選》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