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論》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蘇聯伊·謝·科恩的著作。1986年12月由三聯書店出版,編入“文化生活譯叢”。全書共25萬字,分上下兩篇。上篇有5章:個人歷史心理學、古代希臘羅馬遺產、在公社與上帝之間、個性的發現,人的危機和社會主義的抉擇。上篇主要論述文化史上的人的標準形象的演變。下篇也有5章:可變的同一性、生命全程、自我認識心理學、一寓于多、自由與責任。下篇論述個人自我意識發展的心理學問題,從自我認識的簡單過程起,到自由與責任的辯證關系止。本書以全新的筆調闡述了個人的意義、個人的自我調節、個人的積極性以及自我實現、自我選擇、自我責任等問題。科恩從理論上對個人和個人自我意識作出解釋。把各門研究人和社會的科學在這個問題上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做法作了些比較。通過比較,可以看出自我監督、自我調節在機制上的一般發展規律,有助于理解道德行為的心理根源和動機。這對每個個人自我認識、自我教育來說,是十分重要的。通讀全書可以看出,本文語言生動,說理清晰,結構嚴謹,是一部很有現實性和參考價值的著作,作者深入研究思考個人問題的各個方面,不僅從社會學的角度進行考察,而且從跨學科的廣闊角度進行考察。
上一篇:《耳目記》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芝田錄》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