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舊時代流行的蒙學讀物之一,作者佚名,為北宋初年錢塘(今浙江杭州市)一個儒師編撰。此書集常見姓氏編成四字一句的韻文,隔句押韻,瑯瑯可讀,“趙錢孫李,周吳鄭王。……”一般婦孺皆知,雖無文理,但甚便記誦。此書早在宋代已遍及城鄉,陸游《秋日郊居》詩第三首自注:“農子十月乃遣子弟入學,謂之冬學。所讀《雜字》、《百家姓》之類,謂之村書”。后世各種版本蜂起,千百年來流傳不輟。最初的版本收有411個姓,尊國姓以“趙”為首。后經明、清人的增補,收姓數目不一。現流行的版本共收503個姓,其中單姓422個,復姓61個。這些姓氏,現在大部分仍常見,少數已罕見,極個別的姓氏已經消失。《百家姓》行世以后,流播城鄉,后世多有仿效之書,如宋人曾別有《千家編》,明代有《皇明千家姓》,并改國姓以“朱”為首,清代康熙間編《御制百家姓》,改尊“孔”姓為首。但這些書的影響均不及《百家姓》。
1989年陜西人民出版社作為《中國傳統語言文化普及叢書》之一,出版了《百家姓新注》,撰者參酌歷代有關姓氏之書,對《百家姓》進行了注音、尋源、祖武等整理工作,岳麓書社也把此書列入《傳統蒙學叢書》。
上一篇:《畫山水序》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短缺經濟學》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