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作名·我行其野
《詩經(jīng)·小雅》篇名。《毛詩序》云:“《我行其野》,刺宣王也。”《鄭箋》云:“刺其不正嫁取(娶)之?dāng)?shù),而有荒政,多淫昏之俗。”《毛詩序》所說過于籠統(tǒng),且將《祈父》、《白駒》、《黃鳥》及此詩均歸入宣王時之刺詩,亦十分牽強。《齊詩》以為是“既嫁不答,思復(fù)邦國”之作(《易林·巽之豫》)。朱熹以為“民適異國,依其婚姻而不見收恤,故作此詩”(《詩集傳》)。均近是。今人多釋為棄婦詩。又有釋為“棄夫詩”者,以“作者為一男子,他被女家所逐,憤而唱出此詩”。認(rèn)為“這是野蠻時代特有的婚姻狀態(tài)——對偶婚在《詩經(jīng)》中的反映”(朱杰人《文化學(xué)視野中的〈詩經(jīng)〉情詩》),頗新穎有據(jù),可供研究。全詩三章,每章六句,重復(fù)詠嘆,形式近似于《國風(fēng)》中之歌謠,故后人有以此為“西周民風(fēng)”(龔橙《詩本誼》)。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慧遠(yuǎn)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法格律·詩律·扇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