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荒漠》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長篇小說。作者系當代法國著名作家弗朗索瓦·莫里亞克(1885~1970)。本書1983年漓江出版社出版,桂裕芳譯。莫里亞克1885年出生于法國的一個生活優裕的大資產階級家庭。他從八、九歲起就開始寫些小東西。1909年,發表第一本詩集《雙手合十》。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自愿參加救護傷兵的工作。二戰爆發后,他勇敢地投入反對法西斯的戰斗。1970年去世,法國政府為他舉行了“國哀”。
《愛的荒漠》奠定了作者在法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庫雷熱大夫雖然功成名就,但內心感到空虛,他與妻子兒女沒有共同語言,咫尺天涯。他愛瑪麗婭·克羅絲,但不被她理解和接受,于是只好將痛苦埋在心中,成了“被活埋者”。至于瑪麗婭,她生活在罪惡之中,但她又以罪惡為恥,不甘心墮落,她向往純潔,幻想貞潔而真誠的愛,她在純潔與罪惡之間、善與惡之間、幻想與現實之間徘徊猶豫,感到非常孤獨。“沒有丈夫,沒有孩子,沒有朋友,在世界上肯定沒有人比我更孤獨”。最后,小說也留下了一條光明的尾巴:家庭畢竟是歸宿。
莫里亞克的小說具有濃厚的悲劇色彩,結構嚴謹,對景物和氣氛的描寫十分精湛,語言精練、含蓄、生動,尤長于心理刻畫,1952年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上一篇:《瀛臺泣血記》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獨立宣言》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