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研究》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英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阿諾德·湯因比撰寫的歷史哲學著作。全書共10卷,中文譯本根據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索麥維爾的節錄本翻譯,上海人民出版社分為上中下三冊于1959年至1964年出版,后修訂再版并收入《西方學術譯叢》。全書卷帙浩繁,節錄本簡明扼要,便于閱讀。本書共分13部、44章、主要內容可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至第五部提出了“文明”是歷史研究的基本單位,文明雖不能統一但可比較,世界歷史上存在21個文明,作者通過對這些社會的比較歸納,指出了文明的起源、生長、衰落和解體的過程,而現存的文明除西方社會外都已經衰落。第六部以后探討同時代及不同時代的文明之間的聯系和影響,集中分析了統一國家,統一教會和英雄時代在文明發展變化中的作用和特點。其中第十二部專門展望了西方文明的前景,認為樂觀主義或悲觀主義的看法都是不能成立的,人類實際正處于難以預測的生死關頭,必須聯合一致來應付挑戰。本書是文化形態史學的集大成之作。湯因比繼承和發展了斯本格勒等人的學說,運用由古迄今的大量史料和比較研究方法建立了文明循環論的宏大體系,創立了挑戰——應戰的理論模式,在歷史哲學領域和當代西方思潮中有重大影響。
上一篇:《歷史的觀念》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變形記》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