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茲達格
阿拉伯伍麥葉朝著名詩人。生于巴士拉臺米木部落一名門望族。他曾離鄉(xiāng)行吟,到過麥地那、麥加、也門等地。他為人剛愎自用、玩世不恭、性情多變,反復無常,對王公貴族時而贊頌,時而譏諷,又因他信奉“什葉派” ,有悖于伍麥葉朝統(tǒng)治者的觀點,故雖作詩頌揚哈里發(fā),但很少得到宮廷重用和信賴,有時甚至遭囚禁或放逐。他曾與哲利爾對詩舌戰(zhàn)達50年之久,被傳為阿拉伯文學史上佳話。他有詩集傳世,1870年在巴黎首次印行了他的部分詩歌,還有一部分則于1900年印行于慕尼黑。1907年在萊頓出版了他與哲利爾的對駁詩集。其詩題材有贊頌、悼亡、戀情、矜夸、諷刺、描狀等。其最好的詩是他與哲利爾交鋒的對駁詩。這類詩往往以矜夸和諷刺兩部分組成。他在矜夸詩中多炫耀自己高貴的出身、祖先的功德,文筆雄渾豪放、粗獷遒勁; 而其諷刺詩則尖刻、兇狠,有時不惜用粗俗、猥褻的詞句嘩眾取寵。其詩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政治、經(jīng)濟狀況和部族、教派之間的矛盾斗爭,因此不無史學價值。
上一篇:法伊克·阿巴瑟亞納克
下一篇:泰瑪姆與布赫圖里之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