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新書》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南部新書》,宋錢易撰。錢易,字希白,臨安人,五代吳越王錢倧之子,錢俶之侄。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隨錢俶降宋,后中進士,在真宗時官至翰林學士。此書是他在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6)任開封知府時作的,據其子錢明逸的序說,原書“事實千,成編五,列卷十”,而且是按門類編排的,最早著錄此書的晁公武《郡齋讀書志》載為5卷,大概就是指的序中所說的5編。今本已非原貌,總共只有800余條,不足原來的千條之數,全書分為10卷,自甲至癸,用十干標目,但卻未分門類,編排上雜亂無章,估計其間經過散佚,又經后人重編成書。
《南部新書》所記大部分為唐代逸聞瑣事,談掌故,記詩文,述時人言行,范圍甚廣,其間也偶及五代事。書中記唐以來職官之建置興廢,朝章政制之因革損益等內容,都是很有參考價值的,某些地方可以補兩《唐書》之闕。有關唐五代社會情況的記述頗有可采之處,如第1卷記唐代“自貞元來,多令中官強買市人物,謂之宮市”,這條記載可以印證白居易《賣炭翁》詩中所描述的情形。此書對唐代文人軼事的記述,也有一些很有影響的故事,如第1卷記唐詩人項斯沒有成名時,以詩卷謁見楊敞之,楊頗為欣賞,贈他的詩中有“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句,此詩傳到長安后,項斯次年就順順當當地考中了進士。后來“說項”就成了代人美言的典事。
此書1958年中華書局出版標點排印本。
上一篇:《南亭筆記》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博物志》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