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陽國志》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晉常璩撰。中加現存最早的,較為完整的地方志,初名《華陽國記》,《禹貢》:“華陽黑水惟梁州”,書中所記之地略當于《禹貢》中的梁州,北界地處華陽之陰,故書以“華陽”取名。作者曾任成漢史官,入晉后不復汲汲仕進,因江左重中原故族,輕視蜀人,憤而衰削舊作,著成此書。旨在夸詡巴蜀文化悠遠,記述歷史人物精英,以抗衡中原,反抗江左士流的誚藐。全書12卷,約可分為三部:第1至4卷,記載梁、益、寧三州地理與古史,名為《巴志》、《漢中志》、《蜀志》、《南有志》,地域相當于北起今陜甘南部,南到今滇南和滇西南邊境,西起今川西地區,東至長江三峽地區。第5至9卷,以編年體形式敘述公孫述、劉焉劉璋父子、蜀漢、成漢四個割據政權和西晉統一時期的歷史。第10至12卷,記載三州自西漢至東晉初年的,“賢士列女”標榜蜀中人物。全書在內容上將歷史、地理、人物三結合,從體裁上是地理志、編年史、人物傳合為一編,是中國方志編纂史上一個創舉,亂成一鐘更為完備的地方志新體裁,有如《史記》對正史修撰有開創之功。書中所載“肇自開辟,終乎永和三年”,書成于永和十年(354)。規模宏大,體制完備,內容廣博,取材精審,方笑富贍,被唐代著名史學家劉知幾譽為“詳審”。
此書最早的版本是北宋呂大防成都刻本,已佚,僅呂序猶存。后世版本多達30種之多,1984年巴蜀書社出版《華陽國去校注》,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華陽國志校補圖注》均可參讀。
上一篇:《華倫夫人的職業》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單刀會》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