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學》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副標題為《它的歷史、性質和方法》。德國向爾夫雷德·赫特納著。作者是近代地理學區域學派創始人,并以闡述地理學方法論而著稱。本書是他地理學理論研究的集大成者,亦是他的主要代表作。中文本根據希雷斯勞費迪南德·希爾特出版社1927年版譯出,商務印書館1983年出版,全書共9編。計40萬字。該書分別敘述了地理學的歷史,地理學的性質、任務,地理學的研究方法,地理學概念和思想的構成,地理學的特殊手段地圖和圖片,地理學的文字表述,地理學教育。本書作者在序言中說:“一種科學的方法論必須在這樣兩重基礎上發展起來,即根據自己在科學的各種不同部分的研究和記述,以及根據對一般科學的方法論進行深刻的研究”。書中重點表述的思想是地理學的區域特性:地理學的歷史表明其科學任務在于了解區域,地理學的對象是人類和自然的區域性,地理學的重要方法是區域——比較方法,地理學作為區域科學而在科學體系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地理學的價值就是從“三維”現實的區域——空間角度來了解人類和自然。本書在寫作手法上采取史論結合的方法,即講述了地理學的起源,流變、發展,又以專題形式論述了地理學基本理論的所有重要方面。他的地理學理論體系,在國際地理學界至今仍有重大影響。
上一篇:《四部醫典》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塔里的女人》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