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書亭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清朱彝尊撰。朱彝尊(1629~1709),字錫鬯,號竹垞,浙江秀水(今嘉興)人。幼年受叔父朱茂皖的教導,拋棄舉業時文,攻讀先秦經史和樸實典質的文章。家貧好客,朋友來家,只好典當僅有的一件布袍來招待。曾參與過抗清復明活動。為了避禍,他奔走四方,但仍堅持苦讀,經常把“十三經”、“廿一史”帶在身邊。康熙十八年,他被舉薦應試博學鴻詞科,授翰林院檢討,任《明史》纂修官,后升日講官,知起居注,入值南書房。康熙二十三年被劾謫官,二十九年起復原官,三十一年再度罷官,終于離京回鄉,人事著述。他留給后人的有約2000首詩,600闋詞,50卷文和學術巨著《經義考》300卷,詩歌部集《明詩綜》100卷,《詞綜》30卷等。他的詩清新渾樸,與王士禛齊名,被稱為“南朱北王”。詞推崇姜夔、張炎,以清秀婉麗見長,是浙西詞派的創始人。文以題跋碑傳之作品多。《清史稿》本傳說:“當時王士禎工詩,汪婉工文,毛奇齡工考據,獨彝尊兼有眾長。”《曝書亭集》是他晚年自己編定的,是其詩文集中最主要的一種,包括賦1卷,詩22卷,詞7卷,文50卷,附錄《葉兒樂府》1卷。除康熙48年原刻本外,還有《四庫全書》本,《四部叢刊》影印本,《四部備要》排印本等。詩集有三家注本,即乾隆二十四年的汪浩然《曝書亭詩錄箋注》;乾隆三十年的楊謙《曝書亭集詩注》;嘉慶四年的孫銀槎《曝書亭集箋注》。詞集有嘉慶十九年的李富孫《曝書亭集詞注》。
上一篇:《晉陽秋》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曹子建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