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泰拉傳奇》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安泰拉傳奇》又譯《安塔拉傳奇》,為阿拉伯古代長篇故事。安泰拉(525~615)是阿拉伯懸詩的作者之一,古代騎士。關于他的故事長期在民間流傳,不斷加入許多神話和虛構情節,至9世紀,經阿拉伯說書人艾綏邁伊整理而成,后由10世紀的尤素福·本·易司馬儀加工增補成書。安泰拉是阿拉伯半島中一個部落頭人的兒子,為黑人女奴所生,自幼力大無窮。他愛上了堂妹歐布萊,但因系女奴所生,父親不承認與他的親緣關系。安泰拉憤然出走,決心用勇武為自己開拓幸福道路。在沙漠中,他與綽號“嗜血鬼”的騎士及其率領的3千士卒鏖戰,受到阿伯西部落王的賞識;他在擂臺比武中,打敗羅馬皇帝派來的巨人。安泰拉轉戰南北,行俠仗義,不僅打敗了一個個武藝高強的敵手,還令眾騎士折服。他的英名傳遍阿拉伯半島,終于和歐布萊喜結良緣。奈巴哈部落有個無惡不作的騎士叫“臥獅”,安泰拉與之廝殺,生擒“臥獅”,仁慈的歐布萊將之釋放。一天夜晚,安泰拉被“臥獅”復仇的毒箭射中,他自知不久于人世,遂護送部落同胞回家。途中敵人追來,他駐馬大吼,把敵人嚇退,終因傷勢過重,在戰馬上死去,死后仍手執長矛,挺坐如初。《安泰拉傳奇》全書為韻文體,間有詩歌,有阿拉伯的《伊利亞特》之稱。這部作品影響很大,埃及詩人艾哈邁德·邵基據此寫成詩劇《安塔拉》,俄國作曲家李姆斯基·柯薩可夫依據此故事譜寫了交響樂曲。
上一篇:《孟子》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宋九朝編年備要》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