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說》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軼事小說集。南朝齊、梁年間沈約撰。原書5卷,另有劉孝標同名書1卷。兩書均佚。現存沈氏《俗說》有清馬翰國及魯迅兩種輯本,內容大致相同,均為52條,只有4條相異。沈氏《俗說》主要記東晉和南朝宋社會上層人物佚聞雜事,內容相當雜繁瑣碎。有的寫妒婦美妾的新奇軼事,有的寫士人之間的調笑戲謔和庸俗無聊的日常生活,只為博得讀者一笑而已,其思想價值和史料價值相對較小。而文中對妒婦美妾及閑士名流的這些瑣碎描寫,卻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民俗民風,對了解那個時代的社會風貌提供了較為生動的材料。例如有一則故事寫南郡主妒嫉其夫所娶之妾,怒而持刀欲殺之。當她看到在窗前梳頭的小妾端莊美麗的容貌時,頓生憐惜之情,這則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社會中婦女不平等的地位。還有一則故事寫軍中下級反抗上級,后作為奴仆的下級被收入獄中迫害致死,揭露了封建等級社會中,有權的宮僚,借勢泄一己私憤的丑惡現象。《俗說》中這類有一定思想內容的故事較少。其他還有一些有一定情趣和喻意的小故事。如劉柳和傅迪為讀書之事互相詆毀,表現了文人相輕的陋習。再有,顧愷之“畫龍點晴”的典故也著錄在此。總之,《俗說》除繼承了《郭子》、《語林》、《世說新語》等書篇幅短小、文字簡潔、記述人物事件形象生動的優點外,較之早于它半個世紀的《世說新語》沒有在內容和體例上超出前者,這不能不說是這部作品的遺憾。
上一篇:《俊友》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元典章》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