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簡介|介紹|概況
詩歌篇名。唐劉禹錫作。明胡震亨《唐音癸籤》:“劉夢得嘗愛張文昌‘朝衣暫脫見閑身’之句,及自為詩,有云‘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若不勝宦途遲速榮悴之感,曲為之擬者。嗟乎!人所由不能真脫朝衣長享閑者,正以此耳。思之能無浩嘆!”清沈德潛《唐詩別裁集》:“‘沉舟’二語,見人事不齊,造化亦無知之何!悟得此旨,終身無不平之心矣。”今人吳壽蓀《唐詩別裁集校記》:“ ‘沉舟’二句針對樂天贈詩‘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而言,乃夢得自慨之詞,沈說非是。”今人卞孝萱、吳汝煜《劉禹錫》:“詩的感情是極為復雜的。不僅有‘不勝宦途遲速榮悴之感’,還有對擯斥他的執政者的憤怒,對已經失去的舊友的悼念和對白居易的勸勉之情的感慰。中間‘沉舟’一聯閃耀著唯物主義思想的光輝。他雖然長期遭遇不幸,但不是覺得整個世界都是一片黑暗,而是能夠正確地認識到,即使自己成了‘沉舟’和‘病樹’,客觀世界仍然是美好的,社會照樣前進。”此詩作于唐敬宗寶歷二年(826),時劉禹錫罷和州刺史任回洛陽,途經揚州與白居易會面。白寫下《醉贈劉二十八使君》一詩,贊揚劉禹錫的才氣,感嘆劉的不幸遭遇。劉寫下此詩,酬贈白居易。詩曲折地表達作者遭受政敵打擊、長期遠謫異地的憤慨不平心情,同時也表現了他奮發向上和不計較個人沉淪的樂觀態度,首聯寫遭貶。劉自永貞元年被貶,至今日被召回京,在巴山楚水這些荒僻之地已經有二十三個春秋。長期謫居的憤懣之情含蓄透出。頷聯寫歸來。用兩個典故說明歸來之后,老友不在,徒然空懷,恍如隔世,人事全非。頸聯極為精警,以沉舟、病樹自喻,惆悵中翻出達觀之意;沉舟側畔、千帆競發;病樹前頭,萬木皆春。尾聯點明酬答之意,說讀到白的詩句不勝感慨,借酒振奮精神,重新投入生活。全詩敘事簡潔,比喻生動;中間兩聯,或用典抒慨,或借景達意,尤為精警形象;詩情跌宕起伏,沉郁而不失昂揚之氣,因而傳誦不衰。
上一篇:《邵公諫弭謗》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金縷曲·我亦飄零久》簡析|導讀|概況|介紹